分享

马斯洛辞世48周年:你不能只知道他的“需要层次论”

 昵称30265258 2018-06-25



亚伯拉罕·马斯洛



48年前(1970年6月8日),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4.1-1970.6.8)突发心脏病离世,享年62岁。


过去的半个世纪,在如何看待自我方面,也许没有任何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可以超越马斯洛对我们的影响。他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这些关于自我实现及幸福感的观点,极具震撼性。不仅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影响深远,同时影响了健康保健、教育、管理理论、组织发展甚至神学等领域的发展。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马斯洛的理论有助于改变人们对于如何实现有价值生活方式的流行价值观。但是人们对于马斯洛浩瀚的思想遗产以及一生的艰难历程却知之甚少。关于这位心理学巨擘,你可能最熟悉「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了解马斯洛生平故事,谨以此文向这位心理学巨擘致敬。



写在前面

纵观马斯洛的一生,他认为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人性哲学,开启一场名副其实的“新启蒙运动”,帮助人们认识和发展我们更加高尚的审美、怜悯、创造、道德、爱、精神性等能力以及人类其他的特殊特质。马斯洛认为,如果不能对人性进行真正地描述并以此来指导我们自己,我们的社会会继续制定出更加碎片化、更加低效、更加粗心大意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社会政策和计划,包括经济计划、社会福利以及犯罪问题和成瘾的治疗等。尽管1970年马斯洛去世的时候,其所获的赞誉已经达到了顶峰,但他的事业依然长久不衰,所获得的成就也历经考验而不败。


01 伟大孕育于儿时的微小



马斯洛将自己整个事业都描述为对于道德的追求,并将对心理学的道德追求归因为自己早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养。1908年4月1日马斯洛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没有什么文化的俄裔犹太人移民家庭,他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之后又有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接踵而至。

 

亚伯如饥似渴地读书,他崇拜的英雄人物包括因暴露丑闻而闻名的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以及像美国革命的开创者托马斯‧杰斐逊等这样的创始人。到上高中的时候,亚伯长得又高又瘦,充满了对理想主义的渴望,充满了对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向往。

 

与马斯洛的社会理想主义相伴随的是一种强烈的个人不完善感。“我的家庭非常悲惨,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几十年之后他仍然如此尖酸刻薄地进行回忆。“我的整个生命哲学以及所有的研究和理论的提出……其根源都在于对她所赞成和拥护的一切的憎恨与厌恶”。马斯洛的青少年时期感觉很孤独、害羞以及不快乐。除了读书之外,听古典音乐是少数几个能够给他带来快乐的活动之一。

 

在纽约城市大学和康奈尔大学,马斯洛最初学的是哲学,但最终选择主修心理学,将其作为探索人类问题的更加现实和科学的途径。尤其是行为主义的领导者约翰‧B‧华生的新作以及威廉‧格雷厄姆‧萨姆奈(1940)的人类学著作《社会习俗》对正在读大学的马斯洛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8年马斯洛非常兴奋地转学到了威斯康星大学,这所大学以自由主义而闻名,他后来回忆,在威斯康星大学“我开始改变世界了”。同一年,他与自己的大表妹贝莎‧古德曼结婚,他们从高中时期就开始恋爱。马斯洛结婚的时候只有20岁,他在情感上迅速成熟也获得了相应的自尊。


02 挑战弗洛伊德,开创“实验心理学”



在威斯康星大学,马斯洛被培养成为一名实验心理学家,他的导师包括行为主义学家克拉克‧赫尔以及破除旧习的“体型论”理论家威廉姆‧谢尔顿。1930年,当年轻的哈里·哈洛加入心理系研究灵长类时,马斯洛立刻被他的研究工作所吸引。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性驱力,而阿德勒强调我们对于权利或控制的追寻。对马斯洛而言,这两种视角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他对于到底哪一个正确依然有所疑问。

 

由于威斯康辛的心理学实验室只允许进行动物研究,因此马斯洛勉为其难地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猴子在社会阶层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性行为,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是相反的。


马斯洛认为,对猴子来说,“性行为常常被作为一种攻击性的武器,而不是欺凌或战斗,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和后者这些强有力的武器进行替代”(Hoffman, 1988, P.61)。马斯洛的重要发现还有,猴子的支配性主要是通过相互之间的注视或视觉上的“打量”建立起来的,而不是诉诸于公开的战斗。


正如哈洛几十年后回想起来的,“如果说(马斯洛的这项研究)只是领先于他的那个时代,那是严重低估了其重要性”。

 

依据这些观察,马斯洛提出了关于灵长类性行为的原创性理论。不幸的是,当1934年马斯洛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美国正遭受大萧条。几乎没有什么学术职位可以选择,而且很多大学的反犹太情绪高涨使得马斯洛想寻求一个职位十分困难。


马斯洛在威斯康星的导师甚至劝说他将名字由亚伯拉罕改为不太具有犹太意味的名字,但他断然拒绝了。由于没有工作,马斯洛绝望地进入威斯康星医学院学习,但仅仅几个月之后就因为厌烦而退学了。由于经济压力巨大,马斯洛和贝莎开始无休止地争吵,他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03 伯乐出现,成就了性科学的先驱



1935年夏天,马斯洛的运气终于好转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给马斯洛提供了一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博士后职位,为期两年。马斯洛给桑代克发送了一份备忘录,直率地批评他的研究课题构思很差,这次对抗差点使得他刚刚开始的职业生涯夭折


那时,马斯洛已经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于人类性行为的研究,他在桑代克的办公室对女大学生进行访谈,甚至都没有告诉桑代克,“所有人都感到很震惊”。

 

性科学在当时还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研究领域,桑代克对于马斯洛非常直白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感到非常不舒服。但桑代克极具勇气地允许他的手下能顺利地继续进行这项研究。随后,马斯洛在多个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他的研究表明,女性的性态度和行为与她们的支配驱力(现在称为自尊)显著相关。


这些影响深远的研究比著名的金赛访谈还要早好几年,但在那个时候却在该领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然而几十年之后,马斯洛对性行为的研究被女权主义作家贝蒂‧弗莱顿重新发现,为她1963年最为畅销的书《女性的奥秘》提供了思想基础。

 

马斯洛主要教授人格理论和变态心理学。他与移居到美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拉‧米特尔曼一起,主要以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家,包括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卡伦‧霍妮的理论为主,合著了一本变态心理学的教科书,名字是《变态心理学原理》,这本广受欢迎的教科书进一步巩固了马斯洛在学术领域中不断扩大的名声。

 

“公平地说,我曾经有最好的老师,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老师,没有人能像我这样,只是因为历史的偶然,这些欧洲的知识精英们为了逃避希勒特的迫害而来到纽约”,马斯洛后来回忆说。“当时纽约真是太棒了,从雅典时期从来没有这样的状况出现,我认为我对他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马斯洛渴望交往的那些社会科学家包括格式塔心理学家科特‧考夫卡、沃尔夫冈‧科勒以及马科斯·韦特海默;精神分析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埃里克‧弗洛姆以及卡伦‧霍妮;以及神经学家库尔特‧戈尔斯坦,在这些所有重要的心理学思想家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对马斯洛的影响最大

 

04 追求和平,开启“动机理论”研究

马斯洛在黑脚印第安人部落的经历使其相信,的确存在可以替代西方主流社会制度的更好的社会制度。他特别想构思一个新的社会机构,可以让人们感到不再彼此隔离,情感上可以更加安全。但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末,马斯洛决定将对人类动机的理解作为自己对世界的毕生贡献:

 

“就在珍珠港事件不久后的一天,我开车回家,我的车被破破烂烂悲惨的游行队伍挡住了……看到这些我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觉得,我们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希特勒,不能理解德国人,不能理解斯大林以及共产主义。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理解,那么我们就能够取得进步。我想象有一张和平的圆桌,人们围坐在一起,讨论人性、憎恨、和平以及兄弟情谊……我认识到,我的余生必须致力于发现一种为了和平圆桌的心理学”。

 

20世纪40年代中期,马斯洛突然罹患了一种非常神秘非常严重的疾病,他不得不离开布鲁克林学院几年去进行治疗。病愈后,他布鲁克林学院得到了波士顿附近布兰戴斯大学新建立的心理学系系主任的职位。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机会,因为能够在相对比较年轻的学术年龄,43岁的时候就能够去组建一个系。

 

正是在1954年,马斯洛撰写了《动机与人格》这本才华横溢、影响深远的巨著。这是对马斯洛大约15年关于人性理论研究的综合,此书的出版立即使得马斯洛赢得了国际声誉。他的语调大胆而自信:


心理学在消极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远胜于在积极方面……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太多人类的缺陷、疾病、罪恶,但却很少揭示人们的潜能、美德、可实现的愿望或心理健康……如果心理学无法摆脱对于人性狭隘、悲观的偏见,那心理学会成为什么样子。

 

这本书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其中所包含的思想,特别是需要层次理论以及自我实现,对于正在发展的心理咨询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高尔顿‧奥尔波特、埃里克‧弗洛姆、罗洛‧梅以及卡尔‧罗杰斯等志趣相投的同事们一起,马斯洛也开始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乐观主义人性观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人格成长理论,即在青少年晚期身体发育停止之后,人格的发展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到20世纪60年代,这些理论家们都成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第三势力”(相对于之前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两种势力而言)这一新的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

 

05 新的高度,关于“高峰体验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马斯洛惊奇地发现,许多人都曾在生活中经历过极度快乐和有意义的时刻。但这些时刻的“触发器”确实是差异巨大的,从在春日阳光下悠闲的散步到聆听迷人的音乐。但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用来描述这一极快乐的体验的词语却与历史上那些著名神秘主义者所使用的词语非常一致。

 

在1956年出版的专业论文中,马斯洛将这些令人狂喜忘形的时刻称为“高峰体验”,并提出高峰体验是理解个体未实现的内在潜能的关键。马斯洛指出,高峰体验常常会给个体留下巨大的影响,使其产生巨大的变化。


即使很多时候我们感觉生活单调乏味、平淡无奇、痛苦或不爽,但如果生活中确实存在美、真和意义,一般来说个体很容易感到生活是有价值的”。

 

马斯洛的著作《存在心理学探索》收集了他过去8年的文章与演讲,非常畅销,在1968年普通版出版之前总共销售了20万本。晚年,马斯洛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他称之为“超个人心理学”,主要关注精神性以及“人性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是这门新生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他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就像是瑞典、挪威以及丹麦,那里没有上帝,也没有其他的神灵,一切都是能感觉到的、理性的、符合常识、富有逻辑的,有实证的支持而不是超越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