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灵活就业即便做的是特殊工种的活,将来也是很难按特殊工种的身份办理退休的。这不是法律或政策的规定,最主要的症结就是,目前退休审核认定特殊工种身份时,比较严苛,是以人事档案的相关材料为准的,甚至还要提供人社部门要求的辅助材料,对材料的要求很多,很严。重点是要认定特殊工种的身份和年限。原本目地是要甄别虚假档案,但实际上伤害了一部分工种人员,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特殊工种应有的社会待遇。毕竟多年来,我国的档案工作管理不规范,问题和弊端很多。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问题最大,特殊工种的认定工作缺失,无人真正为此负责。这一是我一直呼吁解决的问题。目前看来,路还很长。 灵活就业人员的人事档案里,灵活就业的工作经历,目前是很难甚至是无法体现相关佐证材料的。比如经劳动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的特殊工种手续、工资变动表里特殊工种的岗位津贴、工作履历表、福利待遇领取表等。退休审核时,有的地区甚至还要求劳动者提供特殊工种期间的工资条。不仅要认定身份,还要确认符合规定的年限。 在现实中,能体现出特殊工种身份,工作经历,工作年限和特岗待遇的人事档案通常都是要经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的手,才能做到。因为国企机关事业单位有独立的人事权,档案管理也规范。一旦成了灵活就业人员,即便档案托管在人才、职介、街道或社区,人事档案基本上也是变成了空窗期,是没有单位负责为你在档案里体现特殊工种的这或那的。 细说起来,在实践中具体还是要分两种情况对待的。 第一种情况:如果你在成为灵活就业人员之前,你有过在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特殊工种岗位的工作经历,并达到了规定的年限,并且有人事档案佐证,将来退休时还有可能享受特殊工种待遇。比如可以提前5年退休,比如在很多地区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之前的工作年限,也就是视同缴费年限,还可以享受工龄折算待遇,但最多折算5年。 1、什么是特殊工种? 2、特殊工种退休规定: 3、特殊工种工龄怎样折算? 4、综上,退休时要享受特殊工种待遇,要具备无可争议的特殊工种身份,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连续或累计从事特殊工作的工作年限达到要求四项条件,才可以。想做到,不是很容易。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在成为灵活就业人员之前,没有过在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特殊工种岗位的工作经历,而只是在灵活就业期间,从事了特殊工种的工作,符合我国特殊工种名录,即便工作年限也符合国家规定,但将来退休时还是几乎没有享受特殊工种待遇的可能的。原因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概而言之,就是两个字--档案,不再赘述。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关注,查看更多关于社保及退休的文章。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