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说了,菜价不要高、不能缺斤少两,但毛利得高!

 资源分享大叔 2018-06-26



主讲嘉宾/盘锦桃源新村连锁集团餐饮总监 蒋恩崇

现在餐饮处于微利时代,很多老板都狠抓毛利,同时要求不能提菜价、不能却减少量,给厨师出了一道大难题。今天,我们请到盘锦桃源新村连锁集团餐饮总监蒋恩崇师傅,2012年“国八条”出台时,老板也给他下了同样的任务。本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想法,他将所有厨师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去各地与同行交流,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最终总结出现在的“加减乘除”法,将厨房毛利提升到64%。到底是什么“加减乘除”法呢?来看看。

加法 优化组合 1+1>2

食材的组合对菜品毛利提高非常重要,之前大家常说的方法有“高低档结合”法,于是一时间市场出现了诸如土豆炖鲍鱼、海肠土豆条等利润颇高的菜。先说“鲍鱼炖土豆”这款菜,“国八条”之前其销售很好,但现在几乎没人点了。当下鲍鱼成本高,十头的大连鲍成本一百三四十元一斤,加上运费一只鲍鱼成本在15元左右,过去跟土豆结合售价88元顾客还能接受。现在再做,一份菜放3只鲍鱼成本45元,加上土豆、浓汤,成本将近60元,销售88元就没利润,超过100元吃3只鲍鱼客人也不会买单。

“海肠土豆条”我们也推过,后来一算这道菜不行,因为不知道怎么投料。土豆条便宜,海肠成本很高(四十多元一斤),海肠投料多了成本就高,提高售价影响销量,如果海肠只放几根客人会觉得上当受骗,很快这道菜就被我们放弃了。我们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土豆丝炒海蜇”,土豆丝、海蜇加酱油炒成东北家常口,都是口感脆的食材,搭配很舒服。从成本来讲,单独销售一份海蜇菜可能要卖50多元,而单独炒一份土豆丝最多只能卖20元。海蜇成本13元左右一斤,这款菜一份投料不到100克成本不足2.6元,土豆丝净料400克,结合后售价28元一份,毛利大大提升,客人觉得很实惠,吃饭也不会掉价。

高低档食材的结合不能生搬硬套,两种食材成本差距最好不超过20元,在15元左右最佳,只有这样两种食材的结合才能达到“1+1>2”的效果。价格相差太近没有吸引力,太高了客人就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减法 去掉最贵的 增菜量

减法同样适用于菜品设计,如“炒杂蘑”。“杂蘑”顾名思义,就是多个品种的蘑菇放在一起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适合。我们之前做的“炒杂蘑”里面配了5种蘑菇,后来我把成本最高的去掉,其他蘑菇的配量增加,这样不仅成本降低了,菜量增多后客人还觉得挺实惠。

乘法 不常见原料 效果增倍

前几天我去北京中8楼云餐厅学习,其中有款菜是将几种菌菇混合炒制的,但是因为加入了云南香柳菜,让菜品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看到后,我马上采购香柳菜,盘锦食客从来没见过这种新奇的食材,本来一款菜按照成本计算售价在25元,但因为它的加入我卖到36元客人依然能接受。这就是乘法的运用,将不常见的食材加入菜品设计中,效果增倍。

除法 去繁化简

除法的运用与减法类似,但减法是从成本上砍,除法更多的是从口味、技法上变化。有些菜制作工艺太复杂,造成生产、调味成本增加,这时候就要用除法来简化程序。比如盘饰,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要画蛇添足。

加减乘除综合运用 利润最大化

有次我看电视剧有个情节:饭店做叉烧肉,老板规定投料标准是400克,但是装盘后量较大。总厨亲自上刀切掉了50克,下面人不服说:规定是400克啊,厨师长拿过勺子往上浇汁,一过秤正好400克。看完后我深受启发,我们宴席餐单中有道椒盐虾,之前用的是长盘子,一份22只虾,每只虾成本0.8元,合计成本17.6元,售价58元客人也没觉得便宜。在观察了几次宴会后,我发现一桌10人,一般一个人吃一只虾,特别喜欢的再吃一只,但每次都会有剩余。于是我将菜品升级,原料从腹部开刀做成元宝虾,数量改为18只,将土豆切细丝炸成土豆松垫底,装盘美观上桌后还显得量多,不仅成本减低客人还满意。

牢记!菜单减量不减类

除了单个菜品,整本菜谱的设计也会用到加减乘除法。很多人觉得餐厅面积大,菜品数量就要多,但菜品多了技法、食材备料就多,造成大量浪费。菜单设计,做到不缺类即可。不缺类是说食材、技法、口味、菜系、价格5个方面都要有涉及。

食材如牛肉,东北当地最爱吃的“牛肉炖土豆”,再来个“黑椒牛柳”,两个菜足够,至于别人卖的孜然牛肉、牛肉串都不要考虑了。一种食材做法不要超过两款。口味上,现在年轻人喜欢吃香辣口味,但不要翻开菜谱全是香辣口味,一种荤料一种素料,两款就可以了;技法上也是如此。总之菜单设计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类别,一种类别控制在1款-2款就好。菜谱更新周期一般是一个季度一小调,一年至一年半一大调,当某款菜一个季度销售不会超过5款时,这个菜必须要砍掉,有些菜按照类别实行末尾淘汰制。

灵活!不倒菜谱倒结构

菜谱是死的,但运用得当,菜品就变活了,如夏天到了,麻辣、干辣口味的菜品销售不好,但菜谱不能更换,可以让服务员不主动销售,菜品再好吃也不要推销,主推清淡的菜品,重点是让客人吃得舒服。节奏掌握好的话,客人会觉得我们一年四季都有新菜推出。这就是“不倒菜谱,倒菜品结构”。


策划:烹饪艺术家

采访/撰文:晓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