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儿头皮的表皮角化层较薄,皮脂腺发达并且分泌旺盛,很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所以是疖肿的好发部位。小儿头皮结缔组织致密,疖肿不易向外溃破,常向下侵及皮下组织而形成脓肿,继而可能穿入皮下静脉引起颅内感染。疖肿受到挤压或处理不当时,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又可引起严重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蝼蛄疖多由暑疖治疗不当,脓流不畅,疮口太小,引起脓毒潴留所致。或因护理不慎,以致脓毒妄窜,加之头颅皮肉较薄,容易互相蔓延,腐蚀肌肉、头皮窜空而成,而少幼体弱,气血不足,托毒无力,亦为蝼蛄疖病因之一。蝼蛄疖常见于小儿头皮,以未破如曲蟮拱头,破后形如蝼蛄窜穴为临床特点。 蝼蛄疖中医治疗 1、风热上攻症状:初起如豆,根脚坚实,肿热局限,脓溃不消,一处未愈,他处又发,疖肿相连,疮不敛口,宛如蝼蛄串穴。伴有口渴,头痛、烦躁,苔黄脉数。 方药:防风6克,薄荷3克,芥穗6克,大黄3克,石膏10克,山桅8克,黄芩10克,芒硝3克。 2、暑湿蕴结症状:疖肿如梅李,溃脓不畅,口收不敛皮下窜通或脓出渐消,复日又肿,日久可伴精神不振,食少纳呆,烦躁不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方药:地丁6克,银花6克,芙蓉花6克,车前子6克,茯苓10克,牛膝10克,皂刺6克。 3、正虚毒蕴症状:疖肿经年累月不愈,或作结块,迟不化脓,或已溃破,脓液淡薄,或疮口久久不敛。伴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脉虚细。 方药:淮山10克,生北芪10克,党参10克,皂刺10克,白术10克,桔梗6克,穿山甲10克,茯苓10克,银花6克,甘草6克。 蝼蛄疖外治法:本病脓窦旁窜,外治关键在于去其内膜,引流充分。 1、垫棉压迫法:脓腔较大,可用垫棉法,压迫空腔,不使脓液储留,皮肉相粘而愈。 2、有死骨者,待松动后可用镊子钳出。 3、扩创手术:将互相窜通的空壳作十字形剪开,如遇出血,可缚扎后,压迫止血。 4、用太乙膏掺九一丹外治,1日搽2~3次,脓尽改用生肌散收口。 蝼蛄疖的西医治疗 1、治疗应及早应用抗生素,常首选青霉素。 2、若脓肿已形成,应及早切开引流,切口不宜过小,以利引流。 3、经常洗发、理发,保持头皮清洁,可预防疖肿发生。 4、早期应先剪短头发,用肥皂水去污垢局部外搽碘酒或鱼石脂软膏,促进炎症吸收切忌挤压。 5、加强护理,注意营养,贫血时应少量多次输血,一旦发生脓毒血症或颅内感染,应即时采取抢救措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