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学《伤寒论》和怎样学《伤寒论》(原创)李心机

 感通天下 2018-06-26

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过少年、步入青年,成为大学生。人生是一种渐悟,读《伤寒论》也是渐悟。
在中国医学史上,学习医学的人,师徒相授,在学习《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或钦定的本草读物之后,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之后再学习一些有关的方书;南宋以后歌诀体本草、汤头类读物日渐增多,至明代则更为多见,所以,明、清及其以后,也有先学习《药性赋》、《汤头歌》等通俗读物启蒙入门后,再回过头来学习《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上述两种学习途径是并行的,共同之处是都在先前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再一边读书,一边跟老师随诊学习,观摩老师诊病,经过几年观摩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诊病。《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担当的是指导初学的人诊病、用药、处方的任务。用现在的话说,《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属于那个时代的临床学科。
在当今中医各临床学科已经逐渐分化的情况下,《伤寒论》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临床学科了。近20年来,把《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放在一起称之为“临床基础学科”,这只是某些人仿照西医“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闭门造车掐把起来的产品。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二本书,温病学是上世纪50年代在若干温病经典、原著的基础上构建的一门学科,二本书加上一个学科就成为另一个学科,这是许多业内人士感得困惑和荒谬的一件事情。
把经典指称为学科,贬低了经典的永恒意义。
《伤寒论》还是《伤寒论》,对中医学术来说,它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它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中医学术精髓的一部典藉。
古今中外,每一个领域,不论是哲学、科学还是文化、艺术、宗教,都以拥有自己的经典而骄傲。
经典本身所具有的价置和意义,不论你怎样评价,也许都不会过分。由于中医临床学科日渐分化,由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断层,所以今人学习《伤寒论》已经不再局限在具体的一病一证一方了,而是更突显在医学思想的熏陶,思维方法的培育,诊疗思路的训练。形象的说就是跨越时空做张仲景的徒弟,向张仲景学习怎样看病。
后世人要当张仲景的徒弟,已经不可能耳提面命了,只能从包括《伤寒论》在内的仲景书中求索。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尚云:“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李渔 虽然讲的是“填词制曲”理论,但他所说的“载之于书”的具有“耳提面命”功能的“法脉准绳”,却与《伤寒论》对中医学术的影响,颇有些相通之处。《伤寒论》是“载之于书”的医学理论与诊疗实践相结合的“法脉准绳”,它执行着仲景“耳提面命”使命,肩负着仲景跨越时空的无形指导。
著名作家王蒙先生说:“汉字本身代表了一种思维的方法,它与西方的实际是以欧洲为中心、以欧美为代表的文化之间,有相当多的区别。”(《汉字与中国文化》文汇报2004年9月12日)从王蒙先生的这段文字中可以得到启发。《伤寒论》本身代表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与以西医为代表的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思维方法之间,有着有巨大的差异。
思维方法是对思维方式的运用或体现。如果说思维方式是比较一般、抽象的东西,那么思维方法则是比较特殊、具体的东西。所以,后世人欲做张仲景先生的徒弟,企望得到先生耳提面命,从而在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上得到教益,那么,唯有学习仲景书,从中了解和学习张仲景是怎样看病,张仲景是怎样思考,张仲景是怎样辨证和用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今人做张仲景的徒弟,更重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从较浅的层面上可以摹仿张仲景先生的方法和用药,在摹仿中学习、提高;从较深的层面上,就是学习张仲景先生是怎样实践《黄帝内经》的理论的,是怎样凝练、升华他自己提出的“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 的医学思想和在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思路。
《伤寒论》给人以示范,这就是经典,经典是永恒的。
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卡尔维诺说过:“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经典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经典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但是,经典难读。
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正象著名作家、诗人叶延滨先生所引用的关于经典的几种说法:①马克·吐温:“所谓经典,就是每个人都想读而不去读的东西。”② 学生:“所谓经典,就是不想读,却要去读的东西。”③大学教师:“所谓经典,就是都不读,却都在说的东西。” 套用作家叶先生的话:觉得其中教师下的定义,偏激是显见的,但是也说出了现实中的一种存在。在当老师、导师的人们中,不乏其人。口口声声《伤寒论》的未必读过几本仲景书,口口声声仲景书的可能也“没时间”去读原著。这是杂志、期刊上常说的事,不算青年教师的发现。当然,在教师行列里,不乏这样的人———常常引经据典,他知道的也就是引出的那几点而已。(《读者》杂志200 1年第10 期)
《伤寒论》是经典,《伤寒论》难读。
因为《伤寒论》难读,所以即使学习过《伤寒论》的人,未必能成为高明的中医专业的医生,而不学习《伤寒论》的人,则肯定高明不了。
我曾被一个问题困扰很久,即《伤寒论》研究领域中,怎么会有那么多根本不是《伤寒论》固有的内容,却能堂而皇之地加强给张仲景?从而搅合得使《伤寒论》更加难读?
“让张仲景为自己作注释”,“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还《伤寒论》的本来面目”,这是我40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琢磨的问题,也是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一件事情。
读《伤寒论》是为了学习张仲景的学问,这就要首先掌握读懂《伤寒论》的方法。只有真正读懂了《伤寒论》,才能知道张仲景先生在《伤寒论》里面,都讲了些什么道理。如果不掌握读懂《伤寒论》的正确方法,那么,只能是误读《伤寒论》、曲解《伤寒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常常所说的《伤寒论》的疑难问题,其实多数问题却并不是来自《伤寒论》本身,而是由于后世一代一代注家,其中也包括今人在内,往往不加证明地、“大胆地”把自己的臆测作为“独到的见解”或“研究的新成果”而强加给张仲景。于是形成了一代一代人不是在研究《伤寒论》,而是在研究后世注家们“见解”的现象。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进行着对成无己、方有执、张志聪、柯韵伯等《伤寒论》研究的研究。
如,“张机基本上采取了它六经传变的总原则,但每一病人是否都是按此顺序传变,以及什么时候传,则都认为没有一定,必须根据病人的的具体表现来判定。所以有的传,有的不传,有的为循经传,有的为越经传,还有的为直中某经;有的一经病,有的还可二经或三经并病或合病。(贾得道.中医学史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93)等等。不难看出,这一段作为张仲景的思想而引证的话,却并不是张仲景《伤寒论》本意,而是成无己杜撰的“传经”,《伤寒论》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什么“循经传”、“越经传”、“直中”之类东西。这种拿着原本不是《伤寒论》的内容,却硬强加给是张仲景,而又再把它当作张仲景的东西去研究的现象,这在《伤寒论》研究史上可谓比比皆是,现今的一些有关《伤寒论》方面的书,也是这样乐此不疲地实践着。
那些在“仲景认为:”的冒号下,多是作者把自己的见解假冒成《伤寒论》的意蕴,硬硬地地塞给初学者,误导后学。
这是研究对象的错位。
研究《伤寒论》没有快捷方式,所谓的快捷方式有可能暗藏着引向歧路的木马病毒。有的只是笨方法,这就是原原本本地“用心读”。所谓“原原本本”,是强调学习的对象是《伤寒论》而不是所谓的“《伤寒论》研究”,不是后世人的注解;所谓“用心读”不只是勤奋、该苦、认真,更重要的是“用心”二字,要用心琢磨,这就必须打破“误读传统”,走出“误读怪圈”,一边思考,一边读,一边琢磨,一边读。这种深入扎实的校读方法,是带研究性质的读书方法,这是学习《伤寒论》的真正方法,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方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我们可以把《伤寒论》看作是仲景先生的讲稿,把不同的传本看成是先生在不是时间或不同地方的不同的“讲稿”,要了解先生的思想,只读一种“讲稿”是不够的,还必须从不同“讲稿”字里行间的对照中,求索本证本训,从而领略先生思想的真谛。这种读书方法就是校读,通过校读,才能真正读懂《伤寒论》,判断前人的解释是否正确,要看他解释得是否符合文理、事理、情理、常理,更要符合医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任何理解都应当有根、有据、有本证、有本训,不能违背《伤寒论》原文、原意而妄加臆测,从而达到“让张仲景为自己作注释”,“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通过跨越时空,做张仲景的徒弟,受教于仲景先生的无形指导,在学术上,在临床上才会更上一层楼。
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过少年、步入青年,成为大学生。人生是一种渐悟,读《伤寒论》也是渐悟。
在中国医学史上,学习医学的人,师徒相授,在学习《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或钦定的本草读物之后,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之后再学习一些有关的方书;南宋以后歌诀体本草、汤头类读物日渐增多,至明代则更为多见,所以,明、清及其以后,也有先学习《药性赋》、《汤头歌》等通俗读物启蒙入门后,再回过头来学习《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上述两种学习途径是并行的,共同之处是都在先前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再一边读书,一边跟老师随诊学习,观摩老师诊病,经过几年观摩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诊病。《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担当的是指导初学的人诊病、用药、处方的任务。用现在的话说,《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属于那个时代的临床学科。
在当今中医各临床学科已经逐渐分化的情况下,《伤寒论》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临床学科了。近20年来,把《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放在一起称之为“临床基础学科”,这只是某些人仿照西医“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闭门造车掐把起来的产品。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二本书,温病学是上世纪50年代在若干温病经典、原著的基础上构建的一门学科,二本书加上一个学科就成为另一个学科,这是许多业内人士感得困惑和荒谬的一件事情。
把经典指称为学科,贬低了经典的永恒意义。
《伤寒论》还是《伤寒论》,对中医学术来说,它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它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中医学术精髓的一部典藉。
古今中外,每一个领域,不论是哲学、科学还是文化、艺术、宗教,都以拥有自己的经典而骄傲。
经典本身所具有的价置和意义,不论你怎样评价,也许都不会过分。由于中医临床学科日渐分化,由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断层,所以今人学习《伤寒论》已经不再局限在具体的一病一证一方了,而是更突显在医学思想的熏陶,思维方法的培育,诊疗思路的训练。形象的说就是跨越时空做张仲景的徒弟,向张仲景学习怎样看病。
后世人要当张仲景的徒弟,已经不可能耳提面命了,只能从包括《伤寒论》在内的仲景书中求索。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尚云:“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李渔虽然讲的是“填词制曲”理论,但他所说的“载之于书”的具有“耳提面命”功能的“法脉准绳”,却与《伤寒论》对中医学术的影响,颇有些相通之处。《伤寒论》是“载之于书”的医学理论与诊疗实践相结合的“法脉准绳”,它执行着仲景“耳提面命”使命,肩负着仲景跨越时空的无形指导。
著名作家王蒙先生说:“汉字本身代表了一种思维的方法,它与西方的实际是以欧洲为中心、以欧美为代表的文化之间,有相当多的区别。”(《汉字与中国文化》文汇报2004年9月12日)从王蒙先生的这段文字中可以得到启发。《伤寒论》本身代表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与以西医为代表的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思维方法之间,有着有巨大的差异。
思维方法是对思维方式的运用或体现。如果说思维方式是比较一般、抽象的东西,那么思维方法则是比较特殊、具体的东西。所以,后世人欲做张仲景先生的徒弟,企望得到先生耳提面命,从而在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上得到教益,那么,唯有学习仲景书,从中了解和学习张仲景是怎样看病,张仲景是怎样思考,张仲景是怎样辨证和用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今人做张仲景的徒弟,更重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从较浅的层面上可以摹仿张仲景先生的方法和用药,在摹仿中学习、提高;从较深的层面上,就是学习张仲景先生是怎样实践《黄帝内经》的理论的,是怎样凝练、升华他自己提出的“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 的医学思想和在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思路。
《伤寒论》给人以示范,这就是经典,经典是永恒的。
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卡尔维诺说过:“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经典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经典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但是,经典难读。
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正象著名作家、诗人叶延滨先生所引用的关于经典的几种说法:①马克·吐温:“所谓经典,就是每个人都想读而不去读的东西。”② 学生:“所谓经典,就是不想读,却要去读的东西。”③大学教师:“所谓经典,就是都不读,却都在说的东西。” 套用作家叶先生的话:觉得其中教师下的定义,偏激是显见的,但是也说出了现实中的一种存在。在当老师、导师的人们中,不乏其人。口口声声《伤寒论》的未必读过几本仲景书,口口声声仲景书的可能也“没时间”去读原著。这是杂志、期刊上常说的事,不算青年教师的发现。当然,在教师行列里,不乏这样的人———常常引经据典,他知道的也就是引出的那几点而已。(《读者》杂志200 1年第10 期)
《伤寒论》是经典,《伤寒论》难读。
因为《伤寒论》难读,所以即使学习过《伤寒论》的人,未必能成为高明的中医专业的医生,而不学习《伤寒论》的人,则肯定高明不了。
我曾被一个问题困扰很久,即《伤寒论》研究领域中,怎么会有那么多根本不是《伤寒论》固有的内容,却能堂而皇之地加强给张仲景?从而搅合得使《伤寒论》更加难读?
“让张仲景为自己作注释”,“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还《伤寒论》的本来面目”,这是我40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琢磨的问题,也是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一件事情。
读《伤寒论》是为了学习张仲景的学问,这就要首先掌握读懂《伤寒论》的方法。只有真正读懂了《伤寒论》,才能知道张仲景先生在《伤寒论》里面,都讲了些什么道理。如果不掌握读懂《伤寒论》的正确方法,那么,只能是误读《伤寒论》、曲解《伤寒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常常所说的《伤寒论》的疑难问题,其实多数问题却并不是来自《伤寒论》本身,而是由于后世一代一代注家,其中也包括今人在内,往往不加证明地、“大胆地”把自己的臆测作为“独到的见解”或“研究的新成果”而强加给张仲景。于是形成了一代一代人不是在研究《伤寒论》,而是在研究后世注家们“见解”的现象。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进行着对成无己、方有执、张志聪、柯韵伯等《伤寒论》研究的研究。
如,“张机基本上采取了它六经传变的总原则,但每一病人是否都是按此顺序传变,以及什么时候传,则都认为没有一定,必须根据病人的的具体表现来判定。所以有的传,有的不传,有的为循经传,有的为越经传,还有的为直中某经;有的一经病,有的还可二经或三经并病或合病。(贾得道.中医学史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93)等等。不难看出,这一段作为张仲景的思想而引证的话,却并不是张仲景《伤寒论》本意,而是成无己杜撰的“传经”,《伤寒论》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什么“循经传”、“越经传”、“直中”之类东西。这种拿着原本不是《伤寒论》的内容,却硬强加给是张仲景,而又再把它当作张仲景的东西去研究的现象,这在《伤寒论》研究史上可谓比比皆是,现今的一些有关《伤寒论》方面的书,也是这样乐此不疲地实践着。
那些在“仲景认为:”的冒号下,多是作者把自己的见解假冒成《伤寒论》的意蕴,硬硬地地塞给初学者,误导后学。
这是研究对象的错位。
研究《伤寒论》没有快捷方式,所谓的快捷方式有可能暗藏着引向歧路的木马病毒。有的只是笨方法,这就是原原本本地“用心读”。所谓“原原本本”,是强调学习的对象是《伤寒论》而不是所谓的“《伤寒论》研究”,不是后世人的注解;所谓“用心读”不只是勤奋、该苦、认真,更重要的是“用心”二字,要用心琢磨,这就必须打破“误读传统”,走出“误读怪圈”,一边思考,一边读,一边琢磨,一边读。这种深入扎实的校读方法,是带研究性质的读书方法,这是学习《伤寒论》的真正方法,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方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我们可以把《伤寒论》看作是仲景先生的讲稿,把不同的传本看成是先生在不是时间或不同地方的不同的“讲稿”,要了解先生的思想,只读一种“讲稿”是不够的,还必须从不同“讲稿”字里行间的对照中,求索本证本训,从而领略先生思想的真谛。这种读书方法就是校读,通过校读,才能真正读懂《伤寒论》,判断前人的解释是否正确,要看他解释得是否符合文理、事理、情理、常理,更要符合医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任何理解都应当有根、有据、有本证、有本训,不能违背《伤寒论》原文、原意而妄加臆测,从而达到“让张仲景为自己作注释”,“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通过跨越时空,做张仲景的徒弟,受教于仲景先生的无形指导,在学术上,在临床上才会更上一层楼。(转载、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