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静脉内瘘手术基本原则之“静脉三角”

 hghhphf 2018-06-26

众所周知,在所有平面多边形中,唯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不像四边形那样易于变形,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三角形的结构在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建筑都是三角形的结构,如: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等等。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那么,在我们的血管通路中,有没有这样的结构呢?

我想,那就是上肢肘窝处的“静脉三角”。

关于“静脉三角”这个概念,我最早见于《介入肾脏病学》(主译:刘炳岩、吴世新)的第48章由Klaus Konner,Rick Mishler,Jeffrey Packer在P544关于“肱动脉-贵要静脉和肱动脉头静脉内瘘”的论述中。在文中,作者强调:保持静脉三角的连续性通常非常重要,如果前臂头静脉在贵要静脉分叉远端切断,对上臂的两条引流静脉的“天然”固定就消失了。则在内瘘成熟过程中由于静脉伸长导致静脉迂曲的风险增加。考虑到静脉回流,大多数在肘部或贵要(或头)静脉起始部建立的AV吻合应选择侧侧吻合方式。

其实,我个人理解,从严格意义上讲,肘窝处的“静脉三角”,不是一个“平面静脉三角”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立体静脉三角”的概念,其影响点就在于有“穿静脉”这根血管的存在。关于穿静脉的内容,可以详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Gracz-穿静脉内瘘看穿静脉

作为从事血管通路的医生,只要回顾以往的血管造影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肘窝“静脉三角”出了问题,这个内瘘就会面临许多并发症。比如:

那么,“静脉三角”为什么会出问题呢?

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1、肘浅静脉的部分静脉缺如。这种缺如可以是先天的,也可是后天的原因导致静脉闭塞,在行内瘘手术时,通过超声检查无法发现相应的静脉。从而导致“静脉三角”在首次内瘘术前就不完整。

2、首次内瘘手术后,其“静脉三角”虽然完整,但后期,由于前臂静脉瓣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导致瓣膜增生,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静脉三角”不完整。

3、自体内瘘成熟以后,在后期的透析使用中,反复穿刺血管,导致血管局部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组成“静脉三角”的血管出现问题。

4、因为对血管通路手术的认识不同,采用不同的内瘘手术方案,影响“静脉三角”的完整性。比如,常见的头静脉-肱动脉内瘘。

那么,当“静脉三角”稳定性受到影响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1、内瘘血管张力增加

2、前臂血管迂曲


3、如果肘正中静脉及穿静脉同时发生狭窄后,可导致前臂内瘘血管瘤样扩张形成巨大动脉瘤。

4、前臂内瘘,如果肘正中静脉及穿静脉发生狭窄、闭塞或者先天缺如,其整个内瘘的血流将仅从前臂头静脉→上臂头静脉→头静脉弓回流,后期将导致头静脉弓狭窄、内瘘闭塞。此外,由于血管迂曲,回流不畅,严重者可以看到腕部内瘘至上臂头静脉弓处全段血栓形成。

5、前臂头静脉狭窄、闭塞后,如果手背处头静脉背侧支以及贵要静脉交通支通畅,可以不出现肿胀手综合征。如果回流不畅,将导致肿胀手综合征。

6、内瘘血流量下降,血栓形成。而且,这种血栓形成,与单纯的吻合口狭窄导致的流入道病变血栓形成有差异,其往往会导致整个前臂内瘘血管内血栓形成。需要取栓及重建流出道。

7、我们从“静脉三角”的角度来看标准的头静脉-肱动脉内瘘的血流动力学,不难看出,由于流出道只有上臂头静脉,因此头静脉迂曲、头静脉弓狭窄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当前臂内瘘行重建术或者门诊随访时;我们通过查体,如果发现以下体征:举臂抬高试验阳性、内瘘血管张力大、血管迂曲等,就需要进一步检查“静脉三角”是否完整。

关于“静脉三角”是否完整,可以通过常规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及DSA等相结合,明确静脉回流道通畅情况及血管狭窄、闭塞长度。

最后,讲讲“静脉三角”有问题时的处理原则,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重建静脉三角。从方法上讲可以介入手术,也可开放手术。本文讲解开放手术的方法。

病例1:患者男,30岁,前臂腕部内瘘,前臂中段头静脉闭塞,侧枝代偿,血管造影检查诊断明确,超声检查发现闭塞段血管长度1CM。行前臂中段切口,将代偿侧枝血管与闭塞段血管近心端行端端吻合,恢复“静脉三角”。术后,内瘘血流量由480ml/min增加至1000ml/min。

病例2:患者女,56岁,腕部内瘘,上臂头静脉长段闭塞,内瘘血流通过穿静脉及肘正中静脉回流,血管张力大,前臂皮肤红肿疼痛。肘正中静脉与前臂头静脉交叉点狭窄,行肘正中静脉与前臂头静脉侧侧吻合,恢复“静脉三角”;术后内瘘张力减轻,流量增加,红肿、疼痛消失。

病例3:患者女,32岁,肘下桡动脉起始段内瘘,血流通过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回流,上臂贵要静脉狭窄伴瘘口疼痛。查体:患者肘浅静脉分型为第Ⅵ型。于原吻合口附近行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端侧吻合术重建“静脉三角”。

关于如何保持“静脉三角”的完整性,有以下建议,可以预防。

1、术前保护肘浅静脉,避免抽血、输液、留置针。

2、如果患者双上肢前臂静脉血管条件相当,但双侧肘窝处组成“静脉三角”的血管有差异,优先选择“静脉三角”血管好的一侧肢体建立内瘘。

3、首次内瘘手术时,减少器械对肘浅静脉的损伤。

4、尽量减少头静脉-肱动脉内瘘的建立,必要时可行肘下前臂头静脉-桡动脉起始段内瘘或者穿静脉内瘘,以保持“静脉三角”完整性,减少头静脉弓狭窄的发生。

5、在行肘部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时,不要结扎静脉远心端,并尽量保证“静脉三角”的完整性,以保留足够多的流出道。

6、成熟内瘘使用过程中,如果前臂血管穿刺长度够用,尽量减少穿刺肘浅静脉。

7、如果因为血管长度受限,需要穿刺肘浅静脉时,注意减少血肿发生。如果上臂头静脉穿刺长度够用,尽量穿刺上臂头静脉,减少穿刺肘浅静脉。

8、当前臂内瘘血管血栓较长,行内瘘重建时,需要仔细检查,明确“静脉三角”有无病变。

9、透析患者需要定期到血管通路医生那里定期随访,有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静脉三角”的通畅性。

好的,以上就是我对“静脉三角”的一些认识。

以此抛砖引玉,欢迎批评指正。

致谢

《介入肾脏病学》原著:Arif Asif Anil K.Agarwal  Alexander S.Yevzlin  吴世新Gerald A. Beathard 主译:刘炳岩  吴世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