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是氤氲交感呢?

 yh18 2018-06-26

我国的传统观点认为“精为万物之本”、“精为身之本”,即宇宙到处都充满着称之为精微物质的微小颗粒,世界的万物,包括人体,都是由这些精微物质构成的。

  • 所谓精微物质的精,是指这一物质所含有的能量(我国传统称精为真气,气即能量,属性为阳);
  • 所谓精微物质的微,是指这一物质的形体极小(我国传统称形体为形,属性为阴)。

因而这一精微物质就是含有能量的极小颗粒。 这一精微物质,因为它在正常状态下,其所含能量是与其形体相等,即所谓“阴阳平衡”,或称之为“阴含阳”的“无极”状态。

什么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是氤氲交感呢?

(如图1所示位于圆心的无动态的一点)

所以它是无动象的。我国传统观点还认为“天运当以目光明”(《黄帝内经》),即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自然的运动,是太阳的光辐射能所引起的作用。就是说处于无极状态的精微物质,当受到太阳光辐射能的冲击时,由于其原来处于阴阳平衡(如图1所示中心的一点,将它放大成图2之一所示)的状态,吸收了太阳光辐射的能量,使其能场(阳)变成大于其形体(阴,如图2之二所示),又由于其变得大于其形体的能场,占据了较前为大的空间位置,因而它就受其周围的排斥力作用,使之呈现出向上升(或作外展――以下皆同,不再注释)的运动。

什么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是氤氲交感呢?

对于这一向上升的运动,是由于其能场(阳)大于其形体(阴)而形成的,因而传统称这一能场拖着其形体向上升腾的运动姿态为“阳负阴而上”,或简称为“阳”和“负阴而上”。

而这一呈向上升运动的精微物质,在往上升动的过程中,其所得到的外能,经过消耗散失,又使其能场随之变小,这能场变小的精微物质,又由于受其周围大于排斥力的吸引力作用而使之往下降落(或作往内返归-以下皆同,不再注释)。

对于这一往下降的运动,是因为其形体(阴)大于其能场(阳),所以称这一往下降落的运动姿态为“阴抱阳而下”;或简称为“阴”和“抱阳而下”。

当处于无极状态的精微物质,刚刚受到微量太阳光辐射能的冲击时,由于所得到的外能极少,在其往上稍微一升,使所得的外能便消失掉,从而其能场随之变小而又下降。

处于这样极其微小的上升而又下降的运动状态,由于其忽而升腾,忽而又降落这一极其微弱动象的既负阴而上、又抱阳而下状态,传统就称它为“负阴而抱阳”。

这一负阴而抱阳的状态,由于它是处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在生阳、阳在生阴的阴阳混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在变动、动在变静的动静难辨的状态,故而道家学派便称它为“一”,由于它所处的是运动最初始的极点,故而儒家学派称它为“太极”

什么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是氤氲交感呢?

太极图

(如图3所示)。当太极状态的精微物质再受到微量的外能,由于其运动幅度又大了些,于是就可以分辨出其所处向上升腾和往下降落的两种运动姿态。古人称姿态为“仪”,称上升的运动姿态为“阳仪”,称下降的运动姿态为“阴仪”,所以儒家学派称这向上升腾和往下降落的两种运动姿态为“两仪”;由于这两仪是由太极分出来的,因而称它是“太极生两仪”。

道家学派称这阴和阳两种运动状态的精微物质为“二”,由于它是由“一”分成的,因而称它为“一生二”(图4所示)。

什么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是氤氲交感呢?

太极生两仪图

处于刚刚由太极状态而分成两仪的物质,虽然可以分辨出它们是处在上升姿态和下降姿态,但是由于其运动幅度仍然很微小,而精微物质又处在相聚密度较大的环境中,因而所形成的状态,就好象是由很多水分子所形成的云、雾、水蒸气那样,即所谓“氤氲”的状态。

处于这种环境而又处于这样微小运动状态的精微物质,又由于持动态的精微物质所持大于形体的能场的媒介作用,极易与持静态的精微物质发生交合感应,即所谓“氤氲交感”。

而这种任其自然的交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由此而形成数以万计的物体,也是有着千差万别的。这就是儒家学派所讲的生物过程。而道家学派对这一生物过程描述得更为具体了。他们讲精微物质在其氤氲的运动过程中,由于阴和阳两仪状态的相互冲撞,和阳仪大于形体的能场的媒介,使两者形成既相虚又相连的、称之为“和”气的新型物质,从而使无生命的精微物质变化成为有生命的基本物质了。

古师张紫阳在《悟真篇》中所作,“道是虚空生一炁,便是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的描述,就是具体地描述了以上由无生命的物质构成了有生命的物质,而后又构成有生命物体的过程。

即由太阳光的阳和精微物质的阴所构成的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自然规律(即阴阳一道也),从现象上看它是虚空的,而由于它们的作用便出现了太极这种阴阳难分的一炁(道生一),从这一炁中又出现了精微物质的阴阳两种运动姿态(一生二),这两种运动姿态的精微物质再次相合又形成“和”气而变成阴、阳、和三种物体(二生三),经过这三种物体重复出现,世界上各种有生命的物体便从此不断出现而旺盛起来(三生万物)。

这就是说,不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即我国传统的观点,都认为这数以万计物体的产生,都是由负阴而抱阳的阴阳浑化状态和存在于恍恍惚惚的动象与窈窈冥冥的静象之间的动静转换过程,使阴阳二气形成淡泊空虚状态的和气所起的作用;都认为在这一万物之生的过程中,其负阴而抱阳的冲气以为和或称之为氤氲交感,是形成万物的关键,是构成其生命体的前提,是生命活力的源泉。

对于我国传统对构成生命体的决定因素和生命活力源泉的古老认识,与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各种化学元素在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时,所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分布、能量状态和它们的运动形式,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生命的微妙现象、蛋白体的活性,我们认为很可能就是由于这些电子云的特定形态和变化规律所决定的。”的认识,看来很近似或很一致。

现代科学认为在宇宙间充满了称为各种化学元素的原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认为原子层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带阳电荷的,它稳定在原子的中心,呈相对静止的状态,核外电子带阴电荷,是沿着围绕在原子核外的空间轨道旋转,呈运动状态。认为原子的正常态是处在它所处环境的最底部,当它受到光能的冲击时,它的电子便从原来的轨道跃迁到远于原子核的,更高一级的能级轨道,从而它的运动范围就占据了较原来为大的空间,从而也使它所处的位置向上升了一段,当它所受外能消失时,它又恢复了原状,也回到了原位。

以上这些现代科学研究的结论,除对基本粒子以及其动静属性的命名有所不同外,而其基本论点,与我国传统对精微物质、它的结构,天运当以日光明和负阴而上、抱阳而下的论点,极为近似和一致。现代科学研究对由无生命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构成生命体基本物质过程的认识,所产生的蛋白体的活性、生命的微妙现象,是由于这些化学元素核外的电子分布、能量状态和它们的运动形式的改变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所形成的这些电子云的特定形态和变化规律决定的,也与我国传统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者氤氲交感的论点,极为近似和一致。因而我国传统对生命的由来及其奥秘的论断,可以说是相当科学的,是靠得住的。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他能“知道”,即认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并且还能“法于阴阳”,即可以主观能动地效法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尤其更能“和于术数”,即可以准确地做到客观规律在某一发展变化阶段所持的状态,从而得到与客观规律所起作用的同样效果。

所以我国传统依所认识到阴阳虚冲以为和,或是阴阳交合感应是使精微物质从无生命状态过渡到产生生命现象的前提和动力,便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让机体内环境也处在这一状态,使已经停止了生命生机的机体,再恢复其生命生机。通过实践也完全证实,通过运用这些方法确能使人的机体恢复生命的生机。

如元末定宗二年(公元1247年)出生的张三丰,他74岁闻道后,即依之修炼,使之活到明初天顺未年(公元1465年)的218岁,才忽隐忽现的不知所终。

鉴于这种作为生命活力的源泉,构成生命体的前提和形成万物的关键能量,由于它既出现在生命现象之先,又是一种无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并且还是不能辨认出它的阴阳属性的动力,所以我国传统便称它是“先天虚无真一之炁”。

又鉴于这一能量,它不同存在后天机体作为生理功能的气,为了标明它是生命活力的来源和构成生命活力的能量,它在生物体内所起的作用,就好象是太阳光对地球上生命现象所起的作用那样,地球得到了这一恰到好处而处于阴阳转化的太阳光,地球上才会有生机;地球一旦失去了这样的太阳光,地球上的生机便立即止息,因而就称它是太阳气的“炁”。

同时还利用这一“炁”字的字形,用上边的“旡”字,标示它近似无,下边的四个点是火字的变体,用来表明它是万物都要随着它起变化的能量。我们的祖先认识到这一“先天虚无真一之炁”的形成条件、功能作用以及其独特状态,便运用一定的方法,使后天的机体处在形成“先天虚无真一之炁”所需条件以及其独特状态之中,当后天机体具备了这些条件和这种状态,先天虚无真一之炁便同样能够形成,使已经停止了生命生机的机体再次获得生命的生机,这就是我国传统人体生命再生工程的基本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