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中医“精”的阴阳属性

 中医知识圈 2021-04-25

“精”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 是形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物质。凡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血、津、液等物质皆可冠以“精”名, 如精气、精血、精津、精液等, 因此“精”是气、血、津、液等的统称。在中医学里, 气、血、津、液等都有公认的相对明确的阴阳属性,而在对“精”的阴阳归属问题上则存在较大的分歧。

精为万物本原, 阴阳未判

要明确精的阴阳属性, 首先应了解“精” 的涵义。《说文解字》中对“精”的解释是:“精, 择也。从米, 青声。”段注:“择米也, 择米, 谓导择之米。” 说明“精”的本义是指“挑选出来的优质、上等的米”, 由此推论出“精”的引申义“精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派将“精华”的这一涵义引入精气学说, 如《管子》所谓“形不正者德不来, 中不精者心不治”。精气学说又对“精” 的这一涵义进行了发挥, 将“精”作为世界的本原。《管子·内业篇》说:“凡物之精, 此则为生, 下生五谷, 上为列星, 流行于天地之间, 谓之鬼神, 藏于胸中, 谓之圣人, 是故名气”,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 精是化生万物的本原物质。

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认为, 万物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易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 明确指出阴阳的化生变化是天地万物的基本规律 。《荀子·礼论》中所讲的“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则是对“阴阳化生”与自然万物的必然生成之间密切关系的再次强调。这就是说, “阴阳化生”应该是一种生命运动、生化过程。宇宙万物的产生, 人类的繁衍, 都是“阴阳化生”的结果。正如《系辞传》所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 万物化生。”

万物的化生是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 推动这个过程发生的动力是阴阳二气的交感。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指出:“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分阴分阳, 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 、金、土… …五行, 一阴阳也;阴阳, 一太极也,太极, 本无极也。” 阴阳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

但是, “精”是对阴阳化生之前状态的描述, 所谓“无极而太极”是指阴阳氤氲未分之时的状态,所以“精”作为万物的本原, 它同时包含阴阳, 而没有阴阳的偏性。

精为人身之本, 阴阳共寓

中医学理论继承了古代哲学中关于“精”的本原的观点, 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夫精者, 身之本也。”“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如先天之精;二是化生营养物质, 培育滋养人体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如水谷之精。

2 .1 先天之精内寓阴阳

《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决气》亦云:“两神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谓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 形成于生命之前, 是形成机体和激发原始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先天之精形成之初, 阴阳氤氲未分, 阴阳二气平衡地存在于先天之精, 没有产生阴或阳的偏性, 因而不能单纯地把先天之精归属于阴或阳。至“太极动”而化生, 精中阴阳各依其性化生为机体具有阴阳属性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 进而形成阴阳相对平衡的机体。机体形成之后, 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来源于饮食的水谷之精共同封藏于肾, 发挥其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阴阳交感, 无有终时, 不断地化生具有阴阳相对属性的物质, 保证了生命的繁衍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 .2 水谷之精内寓阴阳

水谷之精是人体形成之后, 人体所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水谷之精来源于饮食, 被机体吸收之后, 输布于人体不同的部位, 化生为气、血 、津、液等物质, 发挥其滋润 、温煦、营养等作用。《素问·六节藏象论》对水谷之精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味有所藏, 以养五气, 气和而生, 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 认为水谷之精是气和津液形成的基础,也是神产生的根本所在。对于精的基础性作用,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中也有相关论述:“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谷入于胃, 洒陈于六腑而气至, 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机体的脏腑组织等皆由此水谷精微所滋养培育, 水谷精微在脾之散精和肺之通调水道的作用下, 输注于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水谷之精一方面化生为无形之气以温煦机体、固摄阴津,另一方面化生为有形之阴液如血和津液等物质濡润滋养机体。水谷之精可以化生气、血、津、液等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的精微物质, 可见阴阳共寓于水谷之精 。

总之, “精”是万物的本原, 它内寓阴阳, 处于阴阳混沌的状态, 不表现出明显的阴阳属性。作为人体基本物质的“精”, 不管是先天之精, 还是水谷之精, 都是阴阳共存的平衡状态, 没有阴阳偏性。

本文摘自: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年6月第8卷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