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已经引起权威人士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这就给我们学校敲响了警钟——学校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商品经济社会的氛围已经形成,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在不断加深,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日趋严重。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化,养成教育的缺失,尊老爱幼教育的淡化等现象已初露端倪。
家庭教育对于农村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软肋,时值当下就更毋庸讳言了。懂得孝道并真正孝道的孩子俨然成了“稀缺资源”,所以“啃老族”的诞生和崛起也自然不足为怪了。
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说: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古代把“孝悌”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并得到了真正落实,尽管方法单一、近乎苛刻,但效果却非常显著。如今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曾经多次提出类似“德育为先,五育并重”的要求,但始终收不到理想的效果。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外,更要从我们学校自身查找原因。因为学校的育人职责决定了不管外面的大气候怎样,不管外面是怎样的花花世界,我们一定要有“定力”,自觉净化学校自身的小环境,净化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灵,尽可能的发挥好学校的育人功能,教师更要做好“人师”。
《围炉夜话》中有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真正体会其真谛。所以,从现在开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孝道”的教育应引起我们学校的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