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间隔旁旁道的精确定位和导管消融

 庸者YEO 2018-06-27



背 景 介 绍

上间隔旁区域的房室旁道常位于His束和房室结近端。此类旁道常引起症状性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RT)或因激动经旁道前传致心室提前激动而引起心室收缩失同步导管消融治疗是目前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唯一手段,但是对于上间隔旁旁道的局部解剖知之甚少以及导管消融治疗导致房室传导阻滞风险,许多电生理专家望而却步。数十年来,一系列研究聚焦于对该类旁道的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研究,旨在指导电生理术者提高对该旁道消融成功率。然而,现有的临床研究对于上间隔旁旁道局部区域的定位以及旁道与His相邻解剖结构的阐述仍然存在较大的困惑。
近期,一项来自美国洛杉矶西达西奈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的临床研究,详细阐述了上间隔旁旁道心电图特征、上间隔解剖结构、电生理特征以及成功消融的方法,有助于帮助我们对此类旁道的解剖定位以及提高导管消融成功治疗率

该研究中心于2009年至2016年期间,在129例接受导管消融的旁道患者中证实11例患者为上间隔旁旁道。该11例患者均为上间隔旁单旁道(显性5例;隐匿性6例)。11条上间隔旁道精确定位于His束附近,其中有位于三尖瓣环His上方数毫米区域附近的(S-HB,6例,显性4例);有位于His束后方数毫米、无冠窦右房面区域(B-HB,2例,显性1例)以及His旁区域(P-HB,3例)。5例显性旁道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典型的“前间隔”旁道:体表I、II、avF和avL导联Δ波正向,V1导联Δ波窄而正向,胸前导联QRS移行在V3导联。所有旁道均成功消融。术后随访54 ±26 个月,所有患者无心律失常事件发生。

从该研究证实,上间隔旁旁道通常定位于三个不同的区域。术前仔细分辨心电图特征、术中仔细标测和对该解剖区域的精细理解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和确保消融安全性


表1:患者特征。

Ante:顺行; ERP:有效不应期; Retro:逆行; TCL:心动过速周期

图1:上间隔旁道分布和解剖关系。

A. 主动脉瓣水平心房肌(阴影部分)。P-HB位于房间隔前部,临近NCC和RCC链接处。S-HB 位于三尖瓣环前部、P-HB前上区域; B-HB 位于P-HB后方区域、临近NCC右前方。B. 主动脉瓣水平心室肌(阴影部分)。 P-HB 旁道插入室间隔前上部;B-HB旁道插入室间隔后上部;S-HB 旁道远离室间隔插入右室心肌前上部。C.左前斜体位显示三个区域相对关系。B-HB区域位于右房间隔临近希氏束后方NCC。CS-冠状窦; IVC-下腔静脉; MV-二尖瓣环; -无冠窦; LAO-左前斜; R-右冠窦; SVC-上腔静脉; TOT,-Todaro腱; TV-三尖瓣



ONE


文献来源

PMID: 29277686


审    校:杜先锋

               何    斌

编    译:丰明俊

编    辑:方任远


书心剑律|心律最前沿

微信ID:HeartRhyth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