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CD-11诊断类别与标准】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关于应激相关障碍更新进展

 lsjtg 2018-06-28


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51(1) : 9-12

作者:苏珊珊 黄晶晶 王振  Andreas  Maercker


应激相关障碍(disorders spec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stress)和暴露于一个或一系列应激性或创伤性事件或不良经历直接相关。本组疾病必须具备可识别的应激源,尽管并非所有个体暴露于应激源后均会导致精神障碍,但经历应激源是本组障碍发生的前提条件。本组障碍中某些疾病(如适应障碍)的应激源为正常生活事件(如离婚、社会经济问题和丧亲等),有些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则需经历威胁性或恐怖性的应激源(如潜在性创伤事件)。

应激相关障碍发病率高,1项涉及24个国家的研究显示,70.4%的个体一生中至少经历过1件创伤事件[1],在经历有生命威胁的事件后大约有10%的个体最终将患诸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之类的精神障碍[2,3]。女性比男性更易患PTSD,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甚至更多[2, 4,5,6,7]。我国四川汶川地震发生3年后,重灾区仍有8.8%的个体患PTSD [8]。经历创伤事件后PTSD等应激相关障碍患病率高,且常合并有其他精神障碍[9],而在创伤事件发生后非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常只重视躯体症状的诊治[10],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临床适用性,ICD-11将应激相关障碍从'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中分离出来,成为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一章中单独的一节。本文将详细阐述ICD-11应激相关障碍诊断分类的描述和变化。

在ICD-10中,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其他严重应激反应、严重应激反应,未特定。DSM-5中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包含反应性依恋障碍、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而在ICD-11中,应激相关障碍则主要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延长哀伤障碍、适应障碍、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童年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其他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未特定。ICD-11应激相关障碍不再包含急性应激反应,考虑到刚经历创伤性事件后的正常反应也可能是急性应激反应的表现,因此在ICD-11中急性应激反应并非为一种精神障碍,而是被归类于'列出原因的非疾病或非障碍性临床状况部分'。此外,本节增加延长哀伤障碍、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童年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应激源所引起症状的性质、模式和病程以及相关功能损害一起区分了本组疾病。


一、PTSD

ICD-11对PTSD核心症状(再体验、刻意回避、过高警觉)的定义更为明确和精细,有助于提高PTSD诊断的特异性[11]。对同一创伤群体进行评估,使用ICD-11诊断PTSD与使用ICD-10诊断PTSD相比患病率减少了25%~50%[11]。与ICD-10比较,ICD-11中社会功能受损成为诊断PTSD的要素之一[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