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骨盆改变脚底支撑面

 K9211蓝精灵 2018-07-01

你是否有扁平足或是脚底的困扰呢? 还是你有骨盆前倾后倾? 不管是『腰』还是『骨盆』或是『脚底』 他们其实都互相关联喔!形成脚底稳定的二条关键肌肉会由筋膜旋线往上连到骨盆,这二条关键肌肉就是胫前肌和腓骨长肌。

胫前肌就在我们小腿的前方,当脚踝往上翘的时候会砰起来的肌肉  腓骨长肌在小腿的外侧,当脚往外翻的时候会砰起来的肌肉



这二条肌肉在足弓最高处前面一点(第一跖骨基部和楔状骨)形成连结 。第一跖骨基部和楔状骨就在你内侧足弓的最高点,再往前二指幅的位置骰子股。 从第五脚指前端一路往脚踝后侧摸,突然凹陷的地方就是了 。

形成像是马镫的存在胫前肌往前连到内侧将足弓内侧脆弱的地方拉起来。


腓骨长肌则支撑了骰子股(外侧足弓的基石) ,是外侧足弓的主要支撑肌肉

当这两条肌肉失衡的时候会造成足弓型态的改变当胫前肌松弛、腓骨长肌紧绷时就会让内侧足弓开始塌陷。相反的,当胫前肌过于紧绷、腓骨长肌松弛的话足弓就会过高,脚的重心就会向外偏移。那为什么胫前肌会紧绷,腓骨长肌会松弛呢? 如果沿着解剖列车的概念去延伸的话胫前肌会连结到3条完全不同的区域

  1. 股直肌(浅前线)

  2. 髂胫束

  3. 阔筋膜张肌(旋线)

这三条都有一个共通点→都跑到骨盆的前方,而腓骨长肌呢? 则会由股二头肌长头连到坐骨粗隆。因此这二条来自脚的肌肉,一路往上连到骨盆的前后侧


影响骨盆的前后倾换句话说,你可以想像骨盆前后各有一条线当骨盆前倾的时候,前面的线往下滑移张力变得较松,支撑足弓的胫前肌也较松了因此倾向足弓塌陷相反的,骨盆后倾,变成后面的线往下滑则会让走路时的压力在脚的外侧

那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次跟大家分享如何随时随地确认自己的骨盆有没有正。要看骨盆正不正一点都不难,1分钟就可以学会,只要看二个点:

第一个点是髂前上棘

  • 双手叉腰

  • 摸到前面最凸的骨头就是髂前上棘

第二个点是耻骨联合,怎么找呢?

  • 一开始先找到你的肚脐

  • 一路往下摸往下摸快接近生殖器的位置的时候

  • 会摸到硬硬的骨头,就是耻骨联合

找到这二个点后比较这二个点有没有在同一平面上假设下面的耻骨联合比上面的髂前上棘前面→骨盆后倾假设上面的髂前上棘比下面的耻骨联合前面→骨盆前倾这样你就可以随时确认自己的骨盆有没有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