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勿营华屋,勿謀良田47

 胡翠肖 2018-07-02
​     唐朝中兴重臣郭子仪在奉旨兴建汾阳王府时,曽拄着拐杖到工地视察,顺口吩咐一位砌墙工匠,墙基要建得坚固一些。这位工匠回答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做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工匠的无心之语,使郭子仪领悟到了人世变幻无常的道理,从此再也没到过工地。老百说:“富不过三代”。如果从国家社会的变化的大范围长过程看,那就更是如此。古人的怀古诗抒发的大都是这种感慨,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我们老家也有一句民间俗语:“至穷不卖屋,至发(财)不起屋。”为什么“至发不起屋”?新房尤其是豪宅,惹眼,在旧社会不太平的时代,常常成为打劫的对象。
     至于说到“勿谋良田”,最著名的当数孙叔敖教子了。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临死时告诫儿子:“我活着没有接受楚王的封地,死后楚王必定封你城邑,到时,你一定不要接受别人都争着要的城邑。在楚越边界有个叫寝丘的地方,低洼脊薄,城名也不吉利,历来没有人争,你只管要它,能保你衣食饱暖且常保不失。”孙叔敖为相清正廉洁,不蓄余财,死后几年,儿子穷愁潦倒,只好上山砍柴为生。孙叔敖的好友优孟得知后,上朝提醒楚王,楚王立即下令给孙叔敖儿子重赏封地。孙叔敖的儿子按其父嘱,不要肥缺城邑,只求脊薄的寝丘。庄王封给孙叔敖的儿子寝丘四百户赋税,还夸奖贤者之后有贤风。按楚国规定,功臣的封地经过两代,别的人要封时就收回。由于寝丘是人们不屑一顾之地,所以在孙叔敖的子孙那里一直传了十几代。孙叔敖不以俗念争肥缺而得长利,后人称之为“短智佐君王,长智利子孙”。

       因此,“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是古代智者告诉人们的生存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