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运用“像之道”书法教学法引导学生?老师必看

 俊YBWCMT 2018-07-03



摘  要:古人论书法,重在意象,今大学教学,多直接引用,学生往往如入迷雾。小学教学,如若直接引用,估计无人能懂。如何巧妙将古人教学之法完美移植于现代教学,是书法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笔者数十年书法教学中反复演绎与总结的课题。


关键词:书法教学  “像之道”


中国书法,传承千年。学习书法,古往今来都是文人的必修之课,直到今天,书法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甚至被定义为众多国粹之中最重要的一种。


古代书法教学,以口口相授为主,没有专著,教学方法只是零星点点散见于名家书论之中。学之法尚多,教之法甚少。



今就小学书法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予以阐述,用好一个“像”字,提高学生学书兴趣,提示书法意象要领,提升教师语言魅力,命名为“像之道”。 “像之道”,即以“像”为手段,像人、像自然风物……引导学生赏析范字的笔画形态与运笔动作、结字的特点与方式、章法的构成与形式,引领学生行程正确的评价方向。


一、笔画教学中的“像之道”

古人论书,尤重用笔,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有“用笔千古不易”之论。笔画是笔在纸张上留下的墨痕。因为书写者习惯、动作、审美,乃至素养的不同,呈现出不同风格取向的笔画线条,这也是中国书法最为吸引人的特征之一。学书者要经营好每根笔画线条,教授书法者,更要提炼出每根笔画线条的形态特点与用笔技巧。



古代书论中关于笔画线条的论述,最有名的当属卫夫人《笔阵图》:


[横]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撇] 陆断犀象。

[折] 百钧弩发。

[竖] 万岁枯藤。

[捺] 崩浪雷奔。

[横折钩]  劲弩筋节。


如此这般的意象,如何能让学生认识,理解并认可?千里阵云为何物,高峰坠石何处寻……这样的比喻,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值得商榷。



作为中小学书法教师,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就要参考学生已有知识和阅历,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找到书法笔画中所产生的意象。


如笔者指导一位老师上“笔画书写 捺”:


这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指导学生观察捺的形态特点,然后根据教材和一般书籍中的描述方式,定义捺画的基本形态:捺如刀。


我当时就想:捺如刀,什么样的刀?刀与捺画到底有多少相似的点?这个好像挺难讲清楚。


我给这位老师提了个问题,你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捺画像什么吗?老师不清楚。


那为什么不设计个问题:你觉得捺像什么?


这位老师试教的时候,就这样问了,得到的答案很多,像滑滑梯,像一把大刀,像斜放着的扫把……


是啊,孩子的想象是无穷的,也许,他们联想的只是捺画形态中的一个点,但是这么多孩子眼中意象的整合,不正好把捺画的基本形态都描述完全了吗?



笔者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习笔画横折的时候,由于硬笔书写动作幅度小,加上折角不是很明显,如何引导学生书写,一直比较困惑。那天开车上班,半路中有个下水道井盖开了,我猛一脚刹车,然后小心翼翼地开过去。到学校一回想,这不正好可以用来引导孩子书写横折吗?如是,我这样上课:


横折就是有一节横画和一节竖画组合而成的笔画,是怎么书写的呢?


就像我开车出去郊游,发动汽车(轻顿起笔)轻快地开着(快行),突然发现前面是条河,赶紧踩住刹车(顿笔)调整方向,慢慢沿着河边开着(慢行)。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描述,也不需要教师反复地分解指导,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横折的形态特征和书写要领(动作),而且觉得非常生动,非常有意思,这又何尝不是“像之道”的魅力使然。





二、结构教学中的“像之道”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说“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也说“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历代书家,都非常重视汉字的结构问题。


在小学阶段的汉字书写教学中,结构规律是最难讲清楚的,虽然有如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李淳《结字八十四法》、黄自元《结字九十二法》等作品传世,更有书法故事留传,如张旭观公主与挑夫争道而悟避让之道等。

如此这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可用,可效果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太深奥了。如何让教师的讲解通俗易懂,学生能充分领悟,是书法教师们都在思索着的课题。


笔者在教授学生避让穿插这一条规律时,就选取了最简洁的方式,双手相对,代表汉字的左右两部分,此时的两部分是相互独立的,靠得再紧,还是两个部分,如何将左右部分融为一体?教师接着演示,双手五指分开,两手就可以十指交错,完全融合。教师适时提示学生,像这样,左右两边部分相互留出空间,相互交错,这不就和我们汉字结字的方法很像了吗,这就是所谓的避让与穿插。


复杂的结构原理,运用肢体语言,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如此处理,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这不也是“像之道”的最好诠释吗?

三、章法教学中的“像之道”


书法中的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的布置关系为“小章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小学书法教学中的章法教学,一般只在章法形式与基本要求上稍有涉猎。硬笔书法开始的教学中,甚至只有方格书写与横条格书写两种章法的教授。而横条格的书写中,章法训练比较常见,但又很难讲解清楚,为了突破本课难点,笔者尝试使用“像之道”的方式进行教学:


横条格书写,我们一般是把每个字顶在格子的下边线书写,你们发现,这样书写出来的每个字有什么缺点?(一般都是短腿)那怎么书写才是最佳效果呢?(字随其形)我们在横条格中画出每个还是圈画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椭圆,再找到一条中轴线,像什么?(糖葫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横条格书写的基本方法:找到横轴线,每个字长短大小,各随其形。



四、结论

小学书法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教师尽心尽力、想方设法不断地帮助、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书法学习,并且不断探索总结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书法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有较大的提高。“像之道”符合儿童心理和教育规律,运用好“像之道”,既可以形象生动地引导学生领悟书写技法,又能为书法课堂增添乐趣。运用好“像之道”,必将更好地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论文评选”优秀论文选登

▷▷原文为《小学书法教学中“像之道”初探》,并已刊登于《语文报·书法版》


本文作者:张宇

长沙市雨花区天华寄宿制学校 


摘  要:古人论书法,重在意象,今大学教学,多直接引用,学生往往如入迷雾。小学教学,如若直接引用,估计无人能懂。如何巧妙将古人教学之法完美移植于现代教学,是书法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笔者数十年书法教学中反复演绎与总结的课题。


关键词:书法教学  “像之道”


中国书法,传承千年。学习书法,古往今来都是文人的必修之课,直到今天,书法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甚至被定义为众多国粹之中最重要的一种。


古代书法教学,以口口相授为主,没有专著,教学方法只是零星点点散见于名家书论之中。学之法尚多,教之法甚少。



今就小学书法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予以阐述,用好一个“像”字,提高学生学书兴趣,提示书法意象要领,提升教师语言魅力,命名为“像之道”。 “像之道”,即以“像”为手段,像人、像自然风物……引导学生赏析范字的笔画形态与运笔动作、结字的特点与方式、章法的构成与形式,引领学生行程正确的评价方向。


一、笔画教学中的“像之道”

古人论书,尤重用笔,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有“用笔千古不易”之论。笔画是笔在纸张上留下的墨痕。因为书写者习惯、动作、审美,乃至素养的不同,呈现出不同风格取向的笔画线条,这也是中国书法最为吸引人的特征之一。学书者要经营好每根笔画线条,教授书法者,更要提炼出每根笔画线条的形态特点与用笔技巧。



古代书论中关于笔画线条的论述,最有名的当属卫夫人《笔阵图》:


[横]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撇] 陆断犀象。

[折] 百钧弩发。

[竖] 万岁枯藤。

[捺] 崩浪雷奔。

[横折钩]  劲弩筋节。


如此这般的意象,如何能让学生认识,理解并认可?千里阵云为何物,高峰坠石何处寻……这样的比喻,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值得商榷。



作为中小学书法教师,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就要参考学生已有知识和阅历,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找到书法笔画中所产生的意象。


如笔者指导一位老师上“笔画书写 捺”:


这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指导学生观察捺的形态特点,然后根据教材和一般书籍中的描述方式,定义捺画的基本形态:捺如刀。


我当时就想:捺如刀,什么样的刀?刀与捺画到底有多少相似的点?这个好像挺难讲清楚。


我给这位老师提了个问题,你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捺画像什么吗?老师不清楚。


那为什么不设计个问题:你觉得捺像什么?


这位老师试教的时候,就这样问了,得到的答案很多,像滑滑梯,像一把大刀,像斜放着的扫把……


是啊,孩子的想象是无穷的,也许,他们联想的只是捺画形态中的一个点,但是这么多孩子眼中意象的整合,不正好把捺画的基本形态都描述完全了吗?



笔者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习笔画横折的时候,由于硬笔书写动作幅度小,加上折角不是很明显,如何引导学生书写,一直比较困惑。那天开车上班,半路中有个下水道井盖开了,我猛一脚刹车,然后小心翼翼地开过去。到学校一回想,这不正好可以用来引导孩子书写横折吗?如是,我这样上课:


横折就是有一节横画和一节竖画组合而成的笔画,是怎么书写的呢?


就像我开车出去郊游,发动汽车(轻顿起笔)轻快地开着(快行),突然发现前面是条河,赶紧踩住刹车(顿笔)调整方向,慢慢沿着河边开着(慢行)。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描述,也不需要教师反复地分解指导,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横折的形态特征和书写要领(动作),而且觉得非常生动,非常有意思,这又何尝不是“像之道”的魅力使然。





二、结构教学中的“像之道”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说“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也说“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历代书家,都非常重视汉字的结构问题。


在小学阶段的汉字书写教学中,结构规律是最难讲清楚的,虽然有如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李淳《结字八十四法》、黄自元《结字九十二法》等作品传世,更有书法故事留传,如张旭观公主与挑夫争道而悟避让之道等。

如此这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可用,可效果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太深奥了。如何让教师的讲解通俗易懂,学生能充分领悟,是书法教师们都在思索着的课题。


笔者在教授学生避让穿插这一条规律时,就选取了最简洁的方式,双手相对,代表汉字的左右两部分,此时的两部分是相互独立的,靠得再紧,还是两个部分,如何将左右部分融为一体?教师接着演示,双手五指分开,两手就可以十指交错,完全融合。教师适时提示学生,像这样,左右两边部分相互留出空间,相互交错,这不就和我们汉字结字的方法很像了吗,这就是所谓的避让与穿插。


复杂的结构原理,运用肢体语言,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如此处理,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这不也是“像之道”的最好诠释吗?

三、章法教学中的“像之道”


书法中的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的布置关系为“小章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小学书法教学中的章法教学,一般只在章法形式与基本要求上稍有涉猎。硬笔书法开始的教学中,甚至只有方格书写与横条格书写两种章法的教授。而横条格的书写中,章法训练比较常见,但又很难讲解清楚,为了突破本课难点,笔者尝试使用“像之道”的方式进行教学:


横条格书写,我们一般是把每个字顶在格子的下边线书写,你们发现,这样书写出来的每个字有什么缺点?(一般都是短腿)那怎么书写才是最佳效果呢?(字随其形)我们在横条格中画出每个还是圈画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椭圆,再找到一条中轴线,像什么?(糖葫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横条格书写的基本方法:找到横轴线,每个字长短大小,各随其形。



四、结论

小学书法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教师尽心尽力、想方设法不断地帮助、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书法学习,并且不断探索总结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书法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有较大的提高。“像之道”符合儿童心理和教育规律,运用好“像之道”,既可以形象生动地引导学生领悟书写技法,又能为书法课堂增添乐趣。运用好“像之道”,必将更好地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论文评选”优秀论文选登

▷▷原文为《小学书法教学中“像之道”初探》,并已刊登于《语文报·书法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