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65

 了用民 2018-07-04

位于大同古城外的北魏名臣崔浩塑像

NO.65

 

对北魏来说,和胡夏的战争已经打了差不多两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魏军也需要时间休整,因此也没有马上发动新的军事行动。

但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好战的拓跋焘又按捺不住了。

 

公元429年四月,他决定再次远征柔然。

 

由于久战疲乏,北魏从上到下都不愿用兵,就连宫中的保太后(拓跋焘的乳母窦氏,在拓跋焘上台后被尊为保太后,大概是保姆兼太后的意思)也极力劝阻,只有太常崔浩对此表示赞成。

 

太史令张渊、徐辩两人以天象不利、出兵必败为由,劝谏拓跋焘不要北征。

 

张渊这个人资历很老,以精通术数著称,据说四十多年前他曾力劝前秦主苻坚不要南征东晋,苻坚不听,结果不幸被他的乌鸦嘴言中——最终苻坚在淝水惨败,身死国灭,从此张渊名声大噪,一下子成了名闻遐迩的顶级预言家。后来他历仕后秦、胡夏等多国,在北魏攻下统万城后,他又成为了北魏的臣子。

 

因此张渊这么一说,群臣也都纷纷附和: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百发百中的,一个是陛下您的箭法,另一个就是张渊的预测。他讲的话,陛下您可千万不能不听啊。(否则,苻坚就是你的榜样!)——当然,括号里的话他们是在肚子里说的。

 

拓跋焘让崔浩在殿前与张渊辩论。

 

崔浩只用一句话就堵上了张渊的嘴:既然世人都说你张渊通晓方术,能预知兴亡,那么臣倒想问一下你,在夏国的统万城被我们攻克前,你有没有发现预兆?如果知道了却不说,那就说明你不忠,如果没有预测到,那就说明你根本没有这样的水平!

 

张渊要想证明自己的水平和人品,这个问题唯一的答案只能是“我说了,可是赫连昌不听”,可是此时赫连昌也在现场,他当然不能这么说——否则会被当场拆穿的。

 

张渊只能无言以对,冷汗直流,脸色比粪坑里的蛆还难看,样子比吃了粪坑里的蛆还难受。

 

见此情景,拓跋焘不由大喜:崔太常说得对,这事就这么定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出征前,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南方的刘宋皇帝刘义隆派使者前来讨要之前在刘义符任上丢失的包括洛阳在内的河南之地:河南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宋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你们非法占有已经几年了,请马上归还,千万不要低估了我们宋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拓跋焘对此自然是嗤之以鼻。

 

但那些反对出兵的大臣却因此又找到了新的理由:如果我们大军北征的时候,蠕蠕(北魏人对柔然的蔑称,据说这个绰号是拓跋焘亲自起的,意指其为不会思考的虫子)远逃,而宋国却乘虚从南面入侵,我们前无所获,后有强敌,问题岂不是很严重!

 

这次又是崔浩挺身而出,义正辞严地反驳道:我可以确定肯定一定地断定,在我们击破蠕蠕一去一来期间,宋国必不会有所行动。而蠕蠕自恃偏远,加上我们之前几次对他们发动攻击都是在秋冬(那时马匹在经历了草料丰富的春夏后大都膘肥体壮,有利于骑兵作战),因此他们每到夏季就放松戒备,把部众解散,各逐水草放牧。这次我们出其不意,偏偏选择在夏季出兵,必可将其一举歼灭!

 

这下子再也没人敢说什么了。

 

北魏大军就这样踏上了征途。

 

他们兵分两路,西路由大将长孙翰指挥,取道大娥山(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东路则由拓跋焘本人亲自统率,取道黑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约定两路大军一起在柔然王庭(今蒙古国境内,具体位置不详)会合。

 

五月十六日,北魏大军抵达漠南,拓跋焘下令抛弃辎重,率轻骑兵对柔然发动突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