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不要太嚣张,苏轼恃才傲物结果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岐黄堂中醫 2018-07-06


文/王国栋

话说大学士苏轼反对宰相王安石变法,因此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找王安石变法派的麻烦。某一天,苏轼偶尔得到王安石作的一首诗《咏菊》:“黄昏风雨过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擸得一支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苏轼看了之后,想起世人皆说菊花不落瓣,于是挥笔而就:“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苏轼讽刺王安石不懂菊花不落瓣的常识,就好像变法一样,完全是由着性子胡来。两人虽然官职有差距,但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讽刺诗传到王安石耳朵里,王安石也只是笑笑而已。

那知道十年后,也就是公元1088年,苏轼因为写诗讽刺新政而获罪,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在王安石执政的时候没有少写讽刺的诗,一直平安无事,为什么到了1088年就获罪呢?而且还是由皇帝亲自督办的大案。这是因为这时王安石已经罢相了,苏轼讽刺的不在是王安石,而是神宗皇帝本人,因此才获罪。

经过朝廷上下的搭救,特别是神宗皇帝的奶奶曹太皇太后(宋仁宗皇后)的搭救,苏轼捡回一条命,被神宗皇帝贬去黄州当团练副使,让其劳动改造。“乌台诗案”牵连甚广,朝廷上下有三十余人被罚罚金,苏轼弟苏澈被罢官为兄赎罪。其中不得不提一个被惩罚最重的就是苏轼的好朋友,驸马都尉王诜(水浒城里高俅当亲随那位驸马爷),因为给苏轼通风报信,被撤职罢官,这还不算,神宗恼恨其气死妹妹蜀国公主,将他的小妾暴打一顿,全部送给披甲人为奴。

苏轼带着家人来到黄州,在城东开得几十亩坡地,一边种地一边改造,由此得名苏东坡。苏轼在黄州一呆就是好几年,生活久了,就发现一个问题:世上的菊花唯黄州落瓣。苏轼这下糗大了,想起十年前写了讽刺王安石的诗,羞愧难当,将此事的原委记录下来,以警示自己。

苏轼后来得到朝廷赦免,将其从黄州调到汝州,经过金陵(南京)时,前去拜访退休闲居的王安石。当苏轼见到这个年长自己十六岁的前宰相时,想起以前的那些恩怨,连帽子都忘记了带,手忙脚乱的向王安石作揖:“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说:“理岂为我辈设哉?”表现出了一代伟人的广阔胸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