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因为此帖具备这四个特点!

 清风322 2018-07-06

颜真卿《祭侄文稿》,堪称中国书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此评为历代书家公认,可以说颜真卿此帖于二王书风之外另辟天地,自成一格,影响了后世诸如杨凝式、宋四家、董其昌、何绍基等著名书家。《祭侄文稿》到底有什么魅力,让只有二百余字的书法被历代名家赞赏不已呢?

首先要从书法的创作背景来看,这幅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抒情的过程,人们对书法作品的审美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过程,而不应满足于表层的视觉感受,必须是一种包括文辞内容、文化含量的内在、深层文化信息的全面体验过程。

《祭侄文稿》,之所以被千古传颂,不是简单地因为颜真卿的笔墨技巧打动人心,更重要的是在于其背后的爱国精神、道德人品和文化含量。 书法最主要的是文字的情感和文学的内涵,即所谓的“书以载道”。书法是具有丰富文学内涵的抽象化了的汉字书写艺术,其表现形态在一些人眼里是抽象的,但抽象并不能概括书法的全部特征。古人对此有个概括,叫做“意象”。现在欣赏书法,不应把书法的内容与形式分开。

其次就是情感投入,一幅好的书法是真情流露,它是一个大书法家在情感激越的心态下手术笔迹的自然流露;从此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理状态。此书起始两行,文字写的比较拘谨、比较稳重,反映了作者在进行这样庄重的祭悼文字创作前,心理曾有过一段凝重的沉思和踌躇。书法上升到艺术层面,汉字体现的不仅是外在的表意特征,而且,还能表现出书者的性情和个性风格,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这里面包含了很复杂的历史与个人因素,是美学界公认的一个定理。

第三就是章法,又称布局,是指一篇书法作品通篇的结构阵势,结体是就一个字的间架结构而言,章法则是全局的间架结构而言,是就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而言。不同的章法,不仅与字体有关,而且与书法的功能有关,与书法的形制有关。本文是一篇祭祀文章,作者心情很悲愤,它的章法信马由缰,一泻如注,竖向形式的行草书,表现出了他的激越情致,全文空间布局很好,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格局很均匀,章法变化自然,节奏感强。

第四就此稿的文献价值,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是颜真卿的堂侄。其父颜杲卿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一篇悼祭文章,一篇历史文献,它本质上属于历史或文学范畴,它记述了惨痛的历史片刻,表现了颜真卿的真情,弥补了正史的不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此帖不在乎外在的工整、均匀,字的大小、粗细变化强烈,虚实相间,浓淡不一。首行较为工整, 字体大小均匀,节奏缓慢,作者还能够控制情绪。到第八行, 字迹逐渐潦草,行笔速度明显加快,字体开始倾斜,并有涂抹痕迹,作者已经开始不能控制内心悲痛之情。纵观全篇,到处圈涂, 有的地方竞数次不能成书。总结此贴的这四个特点,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是有道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