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拟可卡因”,科技巨头隐瞒的惊人真相

 笑大 2018-07-06

早视野 来自财经早餐 07:31

作者:沈三万老沈

转载授权(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mzy2117)

朋友们,提起“可卡因”,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恐惧,并且提醒自己务必远离。

提起“微博”“朋友圈”“抖音”,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快乐,并且克制不住一遍遍地刷。

然而,就在近日,硅谷的业内人士在BBC的节目上首次揭露:对于社交媒体公司来说,内部秘而不宣地存在故意让用户对其产品成瘾以此来达到赚钱目的的情况。他们把这样的产品定义为:虚拟可卡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今全球最火热的社交媒体产品背后,那一层丑陋剧毒的真相一夜之间震惊大众。

社交媒体:新型成瘾性毒品

硅谷的业内人士很有意思,要么秘而不宣,要么一爆就爆个惊天大料,并且一旦有一个人拉开一道口子,就会有更多的人冲出来将这道口子撕得更大。

硅谷公司前员工在BBC的节目中表示,使用社交媒体,就好像让用户服用“行为可卡因”,只需要工程师在界面上撒上一些成瘾性工具,就能让使用者一次又一次地回来。使用者不知道的是,在每一款社交产品背后都会有上千名工程师在研究这个可卡因机制,试图让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让人上瘾。

无独有偶,Facebook前总裁肖恩·帕克也打破了沉默,表示自己是社交媒体的“良心反对者”。其表示,他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想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如何消耗用户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有意识的注意力,利用人类心理学的漏洞,使人上瘾。

不久之后,Facebook用户增长业务的前任副总裁也加入了反对和爆料的阵营。其表示,他们设计的社交产品成瘾性机制正在破坏整个社会的运行,这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当越来越多幕后大佬站出来揭示这一真相时,公众惊恐的事终于发生了:人们这才明白,自己对社交产品的喜爱并非出自产品的优秀,而是人为故意设计的成瘾性机制在作祟。

而更令公众愤怒的是,在隐瞒这一机制运作的同时,这些知道真相的当事人一方面千方百计让无数使用者陷入成瘾性产品,一方面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家人远离他们亲手设计的产品和陷阱。

比如,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就承认,他没有孩子,但他有一个侄子,他对侄子的一个行为限制就是不允许他频繁使用社交网络。

研究技术成瘾性专家阿尔特表示,许多技术巨头由于了解这背后的成瘾机制,对于自己如何使用技术非常小心,尤其限制自己孩子使用,当中的很多人在外宣讲着“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产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在家却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使用。

而他们造成的后果显然已经堪忧: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称,四分之一的千禧一代每天看手机超过100次,全球互联网使用时长的每3分钟里,就有1分钟被用在了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上。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发生在硅谷、发生在美国的惊人真相,那么你就错了。在中国,正如微博的原型正是来自Twitter,当代中国年轻人沉迷的社交媒体皆有硅谷的影子。而在近年,更有一个人将成瘾性机制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这个人就是“算法第一人”: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

张一鸣可以说是将算法推广至街头巷尾的第一人,而在他的算法之下,几款产品都可谓是招招致命,全无对手。2018年的“抖音”现象更是让这一机制发挥到了机制:单身狗的推荐列表里自动会有漂亮小姐姐,而且各个不重样;宝妈们打开抖音后,都是家庭、生活妙招、宝宝、萌宠;不同用户看到的抖音列表,都是他们最爱的那一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