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新阅读:《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续)

 谭天论道 2020-12-16

经典新阅读:《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

(续前)

2.主题七情分布可视化

《诗经》情感信息数据表[13]可见,《诗经》的总诗篇数是一定的,层次清晰,且不同主题、不同情感的诗分布在《诗经》各章节,为了展示《诗经》“诗”“风、雅、颂”“诗目”“诗主题”“七情”多个层次的情况,选取桑基图(Sankey Diagram)对其进行可视化。桑基图的不同分支代表了不同流量的分流情况,分支宽度对应流量数据大小,且始末两端流量相等。桑基图以流的形式呈现同一分类的元素数量及来源,有利于展现出不同分类层级维度间的相关性。

按照心理学研究结果,我们根据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对应性,用不同属性的色彩来对应情感信息,并对现有算法进行了调整,得出“主题七情分布”可视化最终效果,如图5所示。

 5 “主题七情分布”可视化效果图

在用桑基图对“主题七情分布”的可视化中,用户对“婚恋诗”在《诗经》中的分布情况及其表达的情感类型感兴趣,可对其进行拖拽,例如,可把鼠标悬浮在“婚恋诗”柱形条上,即可出现提示框提示“婚恋诗”的数目,图文色彩加重,显示其诗篇来源和情感流向,同时将其他信息淡化,如图6

 6 “主题七情分布”可视化光标位于柱形条时示意图

如果读者想进一步了解“婚恋诗”有多少表达“思”的情感,将鼠标悬浮在“婚恋诗”流向“思”情感条,可浮现其数目多少,如图7

 7“主题七情分布”可视化光标位于流量条时示意图

3.基于时间序列的情感信息可视化

《诗经》情感信息数据表[14]是具有时间属性及情感特征的数据, Wurman提出的信息组织方式之一“时序法(time)”[15] ,可以很恰切地表现《诗经》305篇情感信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情况,选取主题河流(themeriver[16]的形式,将主题隐喻为时间上不断延续的河流,堆叠成具有美感的叠式图(stacked graph),其图层的厚度与主题中项目的数量成比例,使《诗经》历时几百年的情感变化的宏观走向一目了然。

首先,时间和颜色是主题河流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以时间为横坐标,默认的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编码时间方向,即时间流动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在时间粒度上,选取三个维度:朝代(西周、春秋),君主(从周成王开始,到周敬王所有涉及诗篇创作的君主统治时期),年份(从公元前1041年到公元前516年,即第一篇《七月》至最后一篇《下泉》的创作时间)。另外,基于颜色与情感的对应关系,选取合适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情感,为突出情感大类和情感细分小类之间的关系,选用了层次化的图例。

8 层次化图例示例示意图

如图8第一层主题河流体现三个大类情感,是三大情感整体趋势;‚第二层主题河流表现每一个大类情感下的所有细分情感类别,是群体情感下的三个细分情感变化趋势;ƒ第三层为每一个细分情感的主题河流,在坐标轴上独立展现了某一类细分的情感类列。通过鼠标点击右侧的情感色块对情感类别进行选择,时间轴上会过滤掉其他情感类别,只显示被选情感类。在时间粒度为君主时,分别点击世俗人伦情感色块和忧患情感色块,时间轴上还可以出现细分的情感潮流趋势。

其次,每个横坐标对应的时间点所创作某一情感类别诗的篇幅数编码为每一层主题河流的高度,由于主题河流中,数量的多少并不是表现的重点,而主要突出比例关系,所以,用层与层高度的比例对应在该时间点所创作不同情感诗的篇数比例。图层纵向居中堆叠形成叠式图,随着时间轴,从左到右呈现出几种情感在时间上的变化。如图9,时间粒度为年代时,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诗经》创作的整个时期,表达群体情感的诗篇越来越少,忧患情感贯穿始终;颂雅弦歌越来越少,世俗人伦情感越来越多。

9 “情感主流的时代变迁”可视化时间粒度为年份时

时间粒度为君主时,如图10,能够很容易地看出三大情感在每个君主时期诗篇数量比例,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每个君主时期的社会、政治风貌和人民生活等。例如,在幽王时期前后,可见怨声沸腾、忧患涌动,在周平王以后,表达世俗人伦情感的诗篇明显多了起来。

10 “情感主流的时代变迁”可视化时间粒度为君主时

4.基于地域民风的情感地图

通过对国风抒情地域性分析得出《诗经》情感信息数据表[17],选用地图形式对其可视化,将国风中不同风格诗篇直观、简便地显示在地图中。地图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图形,易被接受和理解。Wurman也认为“地序法(Location)”[18]信息组织方式能帮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

首先,根据第二章对国风地域性流派的划分,使用五种不同颜色的轮廓对其“郑卫派”“二南派”“秦豳派”“魏唐派”“齐曹派”“王桧派”五种流派进行区分,将国风里不同风格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标出。如图11

 11 国风里不同流派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其次,采用点数据可视化方法,[19]用等大的圆表示每一首诗,将其作为对象,根据诗篇产生的地理位置,标识在上述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圆点代表不同主题的诗,使用标签云“放置-碰撞检测”的方法,将不同代表诗篇的圆点标到对应的流派所在地区,最后,在地图右侧,标出对应不同主题诗的不同颜色色块,以便用户能够清楚地标识并在地图中对应。

《诗经》“国风情感地图”的可视化设计中,能够提供国风中所有流派的创作地理位置信息及其主题,当鼠标滑动到某一流派的轮廓或字样时显示其流派风格的方式,人们能够对不同流派的诗篇风格有个大致了解,如图12。

12 “国风情感地图”对二南风格呈现示意图

人们还可通过对视图右侧某一主题诗色块的点击,过滤掉其他主题诗信息,只查看选定主题诗在地图上的分布情况,例如当选择婚恋诗色块时,其分布如图13                

13 “国风情感地图”婚恋诗的地理分布情况示意图

 可看出郑风、卫风婚恋诗较多,这也验证了孔子“郑卫之风,靡靡之音”的说法。

四、直观的信息读取与参与式互动的阅读方式

1. “概览+细节(Overview + Details)”的阅读方式

这种可视化设计能够使人们标记其感兴趣的部分以便跟踪变化情况,通过鼠标对对象进行过滤(filtering)与选择(selection)的方法,人们能够通过选择标出感兴趣的情感数据,过滤掉暂时不感兴趣的数据,并按需查看细节。在对情感数据的过滤与选择过程中,将视觉编码与交互紧密联系,快速迭代,动态实时地更新结果,以达到对选择与过滤结果的实时响应目的,从而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

2.“焦点+上下文(Focus+Context)”的阅读方式

其次,在处理大批量数据集时,特别是当全面而清晰地展示这些数据集几乎不可能时,平移(panning)与缩放(zooming)就变得尤为重要。从而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例如在“国风情感地图”、由于需要保留地图地理信息,其本身尺寸又比较大,所以,需要能够平移、放大或缩小地图来调整视图内容,使用户更为清楚地查看感兴趣的情感信息。如果想了解“王风”的内容信息,只要滚动鼠标滑轮,对其放大,就可以了然于心,效果如图14

    

14“国风情感地图”可视化对地图的平移与缩放

在“情感主流的时代变迁”的可视化设计中,当时间粒度选择年份时,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时间范围过长、年份过多又较为密集,所以在标准视图下,不能详细地清楚展示情感信息细节。这个时候就需要能够沿着时间坐标轴的方向,通过平移与缩放调整视点位置、控制视图内容,使用户方便地搜寻到目标,有效地浏览情感信息,如图15  

   

15 “情感主流的时代变迁”可视化对时间轴的平移与缩放

在对可视界面进行平移和缩放时,需要使用户时刻掌握自己在整个数据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将观察到的界面在大脑中整合到对整个数据的感知。

五、结语

我们通过情感信息处理、情感信息展现和交互设计,以一种可感知方式阅读《诗经》,使用户不必阅读古奥晦涩的文本,就能够对《诗经》情感色彩有一个全局认识。读者通过使用《诗经》305篇概览,对《诗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诗经》“主题七情分布”可视化,可以快速、清楚地了解各个主题诗的数目及在《诗经》各章节的分布,表达不同情感的诗数目及在不同主题诗的分布情况;通过使用《诗经》“情感主流的时代变迁”可视化,可以对《诗经》在历史长河中其情感表达的整体趋势一目了然,从而感受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历史的变迁;通过使用《诗经》“国风情感地图”可视化,可以对十五国风产生的地理位置及其情感特征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以此感受当时不同诸侯国的社会政治与风土人情。

通过与阅读文本的方式的对比实验,结果可见[20],相比《诗经》情感信息数据的文本表格,使用视觉阅读的方式,有助于读者快速、全面把握《诗经》情感信息内容,认知效率显著提高,认知程度也更加深刻。《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可以将《诗经》的情感世界更直观、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得读者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浏览、更为直观和深层次地探究《诗经》的情感世界,这种符合数字时代培养起来的读者们的阅读方式,使两千多年的文化经典焕发新的活力。

当然,虽然《诗经》只有305篇,但文字所载的情感信息是丰富与复杂的;再者,《诗》文本本身的美,是任何图像文字所不能替代的。由于我们对诗经解读的局限,本文可能存在解读的偏误,这类工作是需要在专业研究和专业技术方面专家团队的集体合作,这样才能严谨、正确地设计出最为合理、最符合历史真实的可视化方案。

我们只是从几个侧面的数据信息,做了一个初步的尝试,期望在阅读古奥晦涩的古代文本的困难中,给读者理解《诗经》以一定的帮助。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代表着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积极探索数字阅读方式,依托信息可视化技术,让国学经典可以融入大众容易接近理解的生活中来,让人们能多读书、读好书,建设学习型社会,进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的拓展前景。

注释:

[12]李欣哲.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及其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84-92.附录4.

[13]李欣哲.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及其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65-72.附录1.

[14]李欣哲.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及其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73-80.附录2.

[15] 徐瑾. 信息构建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170-171.

[16]Havre S, Hetzler E, Whitney P, et al. Themeriver: Visualizing Thematic Changesin Large Document Collectio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Computer Graphics, 2002, 8(1):9-20.

[17]李欣哲.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及其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81-83.附录3.

[18] 徐瑾. 信息构建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170-171.

[19] 陈为,沈则潜. 数据可视化[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226.

[20]李欣哲.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及其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42-55.

作者简介:王妍,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教授。李欣哲,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硕士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