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豆的好处!肾病患者一定要知道

 我爱你文摘 2018-07-07

大豆的好处!肾病患者一定要知道

饮食蛋白质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系在150年前已被人们所认识,同时提出低蛋白质饮食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毒症症状。

什么食物适合在慢性肾病中应用营养治疗呢?

其实啊,这个问题一直也是研究的热点,今天,我们就来请教一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的余仁欢主任

目前我国的主食中大米、面粉、玉米等,虽然含较多的蛋白质,但其中含有必需氨基酸较少或比例不当,生物价较低,故宜少吃以增加优质蛋白,而动物蛋白作为高生物效价蛋白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 近几年来,大豆蛋白对肾脏的有益作用受到相当大的关注, 特别是改善脂代谢 优于动物蛋白食用富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蛋白能明显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在低蛋白饮食的治疗中,不应将大豆蛋白列入禁食之列。” 余仁欢 如是说。

据余仁欢介绍, 大豆蛋白是高生物效价的完全蛋白 ,是大豆的主要部分,约占 3 5%~50%属球蛋白类 。大豆蛋白包含许多特殊的成分,如 异黄酮 、L-精氨酸和L-赖氨酸比例较高的单氨酸、缩氨酸、皂角苷、植酸、纤维及胰岛素抑制剂,各种不同的成分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其中 大豆异黄酮 的作用举足轻重。异黄酮在结构上与内生性雌激素、雌二醇相似,因此有弱的 类雌激素 作用;同时也显示了 有降低胆固醇、抗癌基因、抗氧化 等作用。

大豆蛋白中赖氨酸富,蛋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其余几乎均与动物蛋白相似。大豆皂角苷可抑制血清中脂类的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而 植酸 能帮助控制血磷水平,因此可能 对慢性肾脏病的钙磷代谢 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我国有悠久的食用豆类及豆制品的历史,豆制品的种类丰富,如豆粉、豆汁、豆腐等。且我国东北大豆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营养丰富。亚洲人进食大豆相对较多,据估计,中国大陆地区的人每天进食约10g,台湾和日本为30~50g,即相当于进食异黄酮20~80mg。

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专家,余仁欢 表示,中医对大豆与肾脏的相互联系早已认识到。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

而《类经》说:“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赤小豆、黑大豆作为治疗肾性水肿的常用药物和食物,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由此可见,不管从中医和西医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应将大豆蛋白列入慢性肾脏病患者禁食之列。

低蛋白饮食的益处

(1)低蛋白饮食可减少消化道症状,并有助于防治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

(2)低蛋白饮食可以使机体在低蛋白供应时重新利用尿素的氨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减轻或防止肾功能的恶化。

(3)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和高代谢,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 END —

版 权 声 明

本文由“科普北京”原创,欲转载请关注账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