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讲到了墨子的“兼爱”理念,虽然与当时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格格不入,但墨子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为了让人们接受他的主张,墨子四处游说,大展辩才。其中有一场跟巫马子的兼爱之辨,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墨子的思想独特之处,也可以领略到墨氏辩学的锋利与巧思。 要知道,墨子是中国辩论界宗师级的人物,而墨家学说中,论述辩论的著作《墨辩》,更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巅峰之作。今天就为大家讲一讲墨子与巫马子的这场辩论。 说起这巫马子本是儒家弟子,因为不满墨子的言论而找墨子去雄辩。 一见到墨子,巫马子就毫不客气地质问道:“你四处行侠仗义,却从来没见有人帮过你,也没见神明赐予你什么,为什么你还坚持要做呢?你这不是有病么?” 墨子听后并不生气,回答道:“你是喜欢表里不一的人,还是喜欢表里如一的人呢?” 巫马子回答道:“当然是表里如一的人了!” 墨子淡淡地道:“看来,你病得不轻啊。” 不知道您听懂了没,墨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有没有人来帮我,上天会不会赐福给我,这些根本就不重要。我之所以行侠仗义,兼爱天下,只是因为我的本性就是如此,不过是在追求自己内心的境界罢了。如果这样叫做病,那你巫马子喜欢表里如一的人,看来也是病得不轻啊。 如此简简单单的一句反问,巫马子是面红耳赤,讪讪地答话道:“呃…那你去爱天下人,没得到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人,我也没有什么坏处啊。既然什么都没有影响,那你又觉得我错在哪了呢?” 墨子说道:“比如现在有一个地方着火了,其中有一个人拎着水桶,而另一个人却抱着柴禾,在两个人都没有做出任何动作的情况下,你认为哪一个人应该去灭火呢?” 巫马子立即回答道:“那自然是拎了水桶的那个人。” 墨子笑道:“哦?巧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墨子的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征伐,如同烧起了一场乱世的大火,推行“兼爱”的思想,就等于抱着一个水桶去救火;而你不爱天下人,放任这场大火殃及无辜,这就相当于抱着柴禾在一旁看热闹。虽然目前这场火势并没有因为我们两个所改变,但最终扑灭这场大火的,一定是因为水桶的水,而不是你怀中抱的柴禾。 巫马子听出了墨子的弦外之音,说道:“我还是不太认同你的观点。我爱同乡胜过爱外乡的人,爱家族人胜过爱同乡,爱双亲又胜过爱家族里的人,难道这不是人之常情吗?从来只听说过杀别人来利己的,没听说过有杀自己来利他人的。” 听完巫马子的一番话,墨子看了一看巫马子,而后开口说道:“你准备把这种思想要广而告之吗?” 巫马子回答道:“当然!为什么不呢?” 墨子摇了摇头,说道:“我劝你最好不要。你说的这番话,有一个人听了,信了,就有一个人要杀你;有十个人信了,就有十个人要杀你;全天下都信了,那天下人就都要杀你。” 巫马子脸色大变,说道:“您,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墨子说道:“杀人利己,这不是你自己刚刚说的吗?” 说起来,这辩论中最厉害的就是让自己想说的话在对方的口中说出来。在这三问三答的辩论中,墨子展示出了他极为高超的辩论技巧,深入浅出,读来让人甚觉快哉啊! 当然,我们话还是要说回来,墨子最后驳斥巫马子所说的话,其实已经有一点诡辩的意思在里面了,他巧妙地避开了巫马子所提出的兼爱思想核心矛盾,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自己对双亲的爱,与陌生人的爱应该是一样的。或许在这一点上,连墨子自己都觉得有些强人所难吧!难怪连庄子他老人家都说:“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