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你记常识】古代礼俗称谓---等级称谓篇

 秋焱 2018-07-08

称谓,是礼貌和涵养的一种表现方式

身处不同环境,就要有合适的称谓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俗称谓可以说划分细致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中国古代的称谓吧

今天先讲讲--等级称谓


】:周代称诸侯为君。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指的是诸侯。秦统一天下后,称皇帝为君。君还是战国、秦汉时期贵族、功臣的封号。君后来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故父和夫也可称君。

如: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在甲骨文字形象为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后来“君”与“臣”对举,臣包括君外的任何人。后“臣”引申为对自己的谦称。


君子】:“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泛指有道德的人。此外,妻子也称丈夫为君子。


】: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战国时代的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为学士,如庄子、荀子等。一类为策士,如苏秦、张仪。一类为方士或术士。最下的一类为食客。


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


布衣:“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古代人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最后“布衣”就成为普通人的称呼。


百姓】:古代对贵族的总称。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商王是贵族的最高代表,自称为“余一人”,周代仍有这种称号,战国以后,“百姓”为平民的通称,与“民”为同义词。


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的一般平民

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种贵族分给的土地,享有贵族给予的政治军事权利。如参加国人大会,参与军事活动,充当徒卒等。但他们也承担沉重的义务,如庶人服兵役,缴纳军赋等。此外,青年庶人还负担一定的劳役。庶人还包括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及被免除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意即夏、商、西周三代帝王的后代,到今天成了平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