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为茶之母,泡茶你用对水了吗?

 慈悲诚意 2018-07-09

茶之母

从古至今,爱茶之人都对泡茶之水非常重视,所谓“水为茶之母”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江河水次之,井水最差。

《荈赋》中说:“取水就取岷江中的清水。”

水不仅能够把茶的清香溶入其中,还能够体现茶道精神。烹茶鉴水,成为中国茶道的一个特点。

水为茶之母,泡茶你用对水了吗?

古人对水品的评判,标准各异,若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首先,水质应“清”,无色透明,清可见底,是选水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水是活水,水源须流动。

要“轻”水,即今天我们说的软水。

因为硬水含镁钙离子较多,泡出的茶,汤色暗沉,滋味涩苦。

相传乾隆皇帝喜喝茶,他游历各地并命人用量具称量各地水的重量,发现京西玉泉山的水最轻,遂称玉泉为“天下第一泉”。

应“甘冽”

古人认为水质清甜为上,而经历冰寒的水煮出的茶水,滋味也非同一般。

古代文学作品里,也不乏对“融雪煮茶”的描述。

唐代诗人白居易《晚起》中说: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陆游《雪后煎茶》诗云:

水为茶之母,泡茶你用对水了吗?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煎茶给宝玉吃。宝玉吃后惊叹无比,黛玉便问妙玉:

“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

“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天下水之多,何处不可取一瓢饮?

但是古人对煮茶之水的重视,让选水变得复杂起来。

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时任湖州刺史的李季卿,一次外出游玩,在扬州偶遇陆羽,便请其上船品茶。

李季卿听说扬子江南泠水煮茶最好,就令士卒去取。士卒取水上岸后,不小心洒了一半,就取一半近岸的水充数。

谁知陆羽一尝,说:

“不对,这是近岸水。”

倒出一半,再尝后才说:

“这才是南泠水。”

士兵听后告知实情,李季卿大为叹服。

水为茶之母,泡茶你用对水了吗?

煮 茶

水已备好,趁水尚鲜,赶紧煮茶。

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

然后开始煮水。

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

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

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

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

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

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这是唐代最普遍的煮茶方法。

在煮茶过程中,有一个重要角色,虽然只字未提,但是少了它,便无茶可煮——茶壶。

好茶好水好壶,才能煮出汤色清澈,香气四溢的好茶,煮茶无好器,那必是糟蹋了茶叶与泉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