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岁就被查出“宫颈癌前病变”,医生却说我“幸运”?

 昵称41082923 2018-07-11


作者:彩虹猫66

来源:付虹大夫


26岁的莺莺已经结婚4年了,6年前她做过一次人工流产,4年前剖宫产一个可爱的儿子。莺莺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经期5天,月经量中,没有痛经。

6个月前单位体检,莺莺发现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无阴痒,无白带增多等症状,定期复查,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存在,3个月前于我院妇科门诊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宫颈12点CIN2-3级。门诊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级'入院。


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医生决定给莺莺在静脉全麻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莺莺还是有疑惑,自己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宫颈癌前病变”?而且自己没有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的表现,医生会不会误诊了?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宫颈病变,偏爱25~35岁的小主。大部分低级别CIN可自然消退,但是高级别CIN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具有癌变潜能,也就是可能发展为浸润癌,被视为“癌前病变” 。

如同秋天来了,叶子是一天天变黄枯萎的。宫颈癌也不是一天就得了,CIN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查出宫颈癌前病变,女性朋友不要心生抗拒或者心灰意冷,而应该感到幸运。因为通过筛查发现CIN,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也是预防子宫颈癌行之有效的措施呢!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IN和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和免疫抑制等因素相关。

证据就是已在90%的CIN和99%的宫颈癌组织中发现有高危型HPV感染,其中约70%与HPV16和HPV18型相关。

高危型HPV是如何作案的呢?它们产生病毒癌蛋白,其中E6和E7分别作用于宿主细胞的抑癌基因P53和Rb使之失活或降解,继而通过一系列分子事件导致癌变的发生。

得了CIN会有什么表现?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无特殊症状。

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也可以在啪啪或妇科检查后发生接触性出血。

查体也是一样,宫颈可以光滑,或仅见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子宫颈糜烂样表现,见不到明显病灶。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TCT)联合或高危型HPV DNA检查是CIN及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30岁以下女性用TCT初筛和HPV分流策略,即TCT有ASCUS时检测HPV,30岁以上妇女可用TCT、HPV联合检测。

目前对宫颈癌是否遗传尚无报道,但建议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作为高危人群对待,严格定期检查。

如果细胞学检查为ASCUS并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或者TCT的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者,就需要阴道镜检查及取活检送病理了。

关于CIN 2、3的处理:

基本原则:实施病变表面破坏或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不能作为CIN2,CIN 3以及CIN 2,3的首选治疗。

如阴道镜检查结果充分,病变表面破坏或切除术。

如阴道镜检查结果不充分,复发性CIN2,3或ECC CIN 2,3,诊断性切除术。

了解了自己的疾病,莺莺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医生给莺莺在静脉全麻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锥型切除宫颈,直径约2.5cm,锥高2.0cm,创面电凝、纱布外敷止血。阴道填纱2块。手术顺利,术中出血10ml。

术后莺莺如期出院,她想知道自己的CIN是不是治愈了?以后就不会再得宫颈病变和宫颈癌了?

对此,医生的解答就是如果病理结果切除后边缘(+)或宫颈管诊刮CIN 2,CIN 3以及CIN 2,3,首选4-6个月重复细胞学+ECC,可行重复诊断性切除,不能行诊断性切除时可行全宫切除

治疗后的患者,至少在20年内,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远远高于人群发病率,所以推荐12和24个月采用细胞学与HPV联合检测随诊。

连续2次正常,可延长至3年联合检测。

如果随诊中出现任何异常,转诊阴道镜检查。随诊的时间要延续2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