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差班”生涯——我的筐子里没烂杏

 张班级管理 2018-07-12


几年来,一直在教所谓的“差班”,而我最早教的那个所谓的“滚刀肉”班级,很快就要高考了。

我竟然非常想念那些长大了的孩子们,于是想写写我的差班生涯。

这其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的被称为了“差生”;有的被老师们所不齿所放弃;

而在回忆的过程中,竟然有好多美好的情愫在其中……


“我的筐子里没烂杏”——我对我的学生们说。

“没有一个孩子是差生”——我对我的家长们说。

“让每一片叶子都翠绿”——我对我的同行们说。


写下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是大事小事一把抓,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时,往往选择学习成绩较好、有一定组织活动能力的学生,依靠少数干部管理班级,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主体参与,使他们一直处于被管理的服从地位,束缚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人为地造成了学生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把班队还给学生”,就是要转变班主任宝塔式的管理模式,改变班级内部的结构,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班队组织、管理、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管理的实践中学会自主管理。具体探索实践是: 


1、丰富管理角色 
具体做法是:增设管理岗位、减少个人兼职、角色动态分配。 增设管理岗位,就是要使“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我班除了通常的班级干部岗位外,增设了若干个管理岗位:专门负责班内报刊发放的叫“报长”,负责检查课桌排放的叫“桌长”,负责广播操领操的叫“操长”,负责班内超纯水的叫“水长”,负责班内收录机投影仪的叫“电教长”……减少个人兼职,就是要腾出位子,让每个同学都有一个管理服务岗位,尽量做到一人一岗。角色动态分配,就是要使班队每一个岗位,尤其是主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定期改换,如班委干部每学期改选一次,小组长每月轮换一次.。还可以是有的岗位中,双人或多人分工轮换负责,使每个人都有管理的岗位,都有锻炼的机会,获得多方面的管理体验和管理能力。


2、设立小班主任 

为了进一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班开始设立小班主任。

小班主任的设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每学期初的第一位小班主任,采取学生自荐的方式产生,鼓励学生向班级同学推荐自己,介绍自己。以后的每一位小班主任都有前一位小班主任提名产生。每天下午放学前,由当天的小班主任向全体同学提名下一天的小班主任,并介绍他(她)的一个优点,介绍他(她)为班级集体做的一件好事。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能当上二次小班主任。 

当小班主任的过程,既是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就是通过当小班主任,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一些纪律较差的同学就是通过当小班主任,改正了自己的某些缺点毛病。干部不觉得自己总是处于管理者的位置,同学也不认为自己总是处于被管理者的位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经常有转换的机会,长大以后便容易适应现代社会。 


3、实行岗位责任制 

开学初,实行“岗位负责制”,对小班主任、班委干部、课代表和其他同学都有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


例如:

负责超纯水的同学要使需要喝热水的同学有热水可喝;

负责电灯的同学,教室内光线暗时及时开灯,教室内光线明亮时或室内无人时及时关灯;

负责粉笔的同学,要保证教师上课时有粉笔可写,同时负责对不爱护粉笔乱涂乱写、乱扔粉笔头者进行教育和处罚;

负责窗户的同学,每天擦窗户,保持窗户洁净;

负责报刊的同学,及时将新来的报纸杂志发给同学,让大家阅读;

期中和期末评选一批“岗位能手”,对不能胜任岗位的作适当调整。 


实行岗位责任制,使学生人人有管理服务的岗位,让学生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突出了学生群体参与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教师指导意识,淡化了教师管理职能,逐步实现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4、晨会班会自主化 

我对晨会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讲到底、把晨会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参与晨会课。

周一是固定的集体晨会,

周二的晨会课是信息交流,请学生上台将自己从报纸上、电视里看到的、收音机里听到的有价值的信息介绍给大家;

周三的晨会课为健康教育,

周四的晨会课为生活指导,介绍卫生保健方法,组织交通法规、安全知识等讨论;

周五的晨会课为一周总结。


主题班会活动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尽可能让多一些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班主任提前将活动的时间、主题、范围告诉大家,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材料,自己去设计方案,自己去分工准备,班主任则是同学们的顾问和教练。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主持等进行评议,促使下次活动搞得更好。 


此外,学校一日常规检查、清洁卫生检查评比等也都由学生自己来承担,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日常班级管理和班队活动的自主化,使更多的学生有了自我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从而真正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主人。


转载自教师资讯网


“稿”事!“稿”事啦!【微信公号:中职班主任】面向全国中职校和中职班主任征集学校优秀德育案例、班级故事、特色活动等主题文章,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


记录教育教学成长历程,再现教育教学真实情境,展现学生管理真挚情感,分享独到班级管理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