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会计】我的“出口退税”知识学习笔记(7)

 kouyongli 2018-07-13



一、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二、免退税: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以下称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货物劳务,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依下列公式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2)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3)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1)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2)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a、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b、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a、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b、当期免抵税额=0

c、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

四、自2014年起,企业应在本年度4月20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上年度海关已核销的进料加工手(账)册项下的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实际分配率后,企业应根据实际分配率在次月调整前期免抵退税额及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应调整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上年度已收齐信息出口销售额 ×(上上年度计划分配率-实际分配率)+上年度已收齐信息出口销售额 × (上年度计划分配率-实际分配率)】 × (征税率-退税率)

(2)应调整的免抵退税额=【上上年度已收齐信息出口销售额 ×(上上年度计划分配率-实际分配率)+上年度已收齐信息出口销售额 × (上年度计划分配率-实际分配率)】 × 退税率

五、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退税,依下列公式计算:

1、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以外的货物:

增值税应退税额=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出口货物退税率

2、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

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的增值税应退税额=委托加工修理修配的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出口货物退税率

六、消费税退税的计算。

消费税应退税额=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退税计税依据×比例税率+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退税计税依据×定额税率

七、进出口贸易方式

1、一般贸易: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

2、进料加工贸易

(1)进料加工贸易:简称进料加工,指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属于经营企业。

(2)进料加工贸易的分类:进料对口和进料非对口两种

a、进料对口:从国外A企业进口料件,国内生产加工以后销售给A企业。

b、进料非对口:从国外A进口料件,国内生产加工以后不销售给A企业,而销售给其他企业。

3、进料深加工:俗称“转厂”或“间接出口”,是加工贸易业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具体程序是进出口企业将本企业以保税形式进口的国外料件经过加工生产(有的未经加工)后不直接出口,而是销售给国内的加工生产企业(有时需经多个企业的多个加工环节)进行深加工,产品由最终的加工企业报关出口。

八、生产企业免抵退有关的会计处理

1、货物出口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间接出口收入免税,购进国产料件已抵扣的进项作进项税额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当月应交增值税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出口视同内销征税

借:营业外支出-出口视同内销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6、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7、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8、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