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咏舜帝/夏禹/夏启 王玉良

 燕赵书痴939 2018-07-13

原创咏舜帝/夏禹/夏启

王玉良

舜帝

 

  

重华孝悌梓里卓见任贤除四凶。

神禹治水安天下,丰收社稷兴。

民众亲和施礼乐,九韶凤舞庆升平。

苍梧龙御湘妃泪天子九嶷万世功。

 

夏禹

  

 

九曲滔天害民众餐风宿露几秋冬

家门三过舍亲去,劈岭开山风雨行。

百川归海安天下,冶炼桑农百业隆。

威震茅山服部首九鼎神州不朽功

 

夏启

 
 

君袭禹位何禅让智统六军荡逆臣。

 诰命如山驱铁马,胜操甘役震乾坤

宵旰庙堂亲国事,任贤节俭得民心。

百族一统兴华夏千载帝王步后尘

 

【注】1、九韶:舜乐名。《列子·周穆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2、九嶷:《史记·五帝本纪》: “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注1舜帝(公元前2184公元前2084 年),三皇五帝之一,名重华,字都君;《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生于濮州(今河南濮阳)东南九十里的姚圩。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不仅是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在儒、墨两家学说里,尧、舜、禹却成了三代以前道德勋业最盛的前后禅让的三个圣王,为万世楷模的典型圣王。

尧未能做到的举用八元(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八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放逐四凶(浑沌、穷奇、杌、饕餮),及任命禹治水等盛业,都由舜来完成。《楚辞·离骚》且以重华为其名。舜以孝闻名,传说舜从小受父、弟迫害,历尽磨难。后受尧识拔并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尧勤奋摄行政务,终至膺受历数为天子,地位39年南巡而死于苍梧之野,葬于长江以南九嶷山为零陵。

《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疑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

 

【注2夏禹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帝尧时洪水滔天,禹父鲧治水,九年泛滥不止。禹继父业,带领人们穿山越岭,疏浚沟渠入河,挖通九河入海。因劳苦腿毛脱落,手足生茧,面目黧黑。13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治水,发展农业等,功绩卓著,被舜选为继承人。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往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划分九州,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帝巡视东方,在会稽逝世,禹陵在浙江绍兴会稽山东北麓。后禹的儿子启继位,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禹和尧、舜被推崇为古代实行禅让的三个圣王。

 

【注3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禹病死后,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  启夺位后,攻杀禹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开创了世袭的由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启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陕西省户县)不服,启发兵攻伐,被有扈氏打败。为了赢得民心,启便严于律已,过俭朴生活,尊老爱幼,任用贤能。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灭了有扈氏,巩固了王位。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启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里)。

  (资料整理、图片来源百度及网络等)

燕赵书痴王玉良书于墨香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