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三字经,好读易记!不愧是经典

 枫叶c27j27qmqc 2018-07-14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提到过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叫做“女七男八”。意思就是女子的生命节律跟七有关,而男子的生命节律跟八有关。

女子每隔七年,生理上会发生一次很明显的改变;而男子是每隔八年会出现一次生理上的变化。所以在这些节律点上,男女都要注意养生以应对身体上所发生的变化。

一女友刚过40岁,就应了黄帝内经中关于“女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的结论,牙齿松了。

不由想到清代名医陈修园一则固齿神方:

青盐5钱、石膏5钱、补骨脂4钱製、花椒1钱5分(去目)、白芷1钱5分、 南薄荷1钱5分、旱莲草2钱5分、 防风2钱5分、细辛1钱5分。

以上药方研成细末,每早用来擦牙,用水频潄后吐掉。这个方子要是在三、四岁就用之无间断,可保至老牙齿不脱落,永免牙患。据说有一个四十岁牙齿患病的人,大牙已脱三个,用了这个方法固齿,竟然还亡羊补牢见了效,牙病竟然好了!

后面这个四十岁牙病患者的故事真假不可知,但陈修园是清代名医,却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陈修园生活的年代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祖父陈居廊博学通医。受家庭影响,官仅七品的陈修园,医学上成就远大于为官成就。

当时有名的大人物和坤,足痿。陈修园杀狗取皮,和药裹患处,十日而愈。据说现在流行于民间的狗皮膏药,就起源于陈修园。后来和坤想强留他,推荐他为太医院院使,陈修园不惧大人物,坚辞不受。

一个京师官员患中风证(相当高血压后脑溢血),半身不遂,昏迷不醒,十多天未进食,京城的名医都没有办法。陈修园诊断后,当即开药给病人灌服,病人不但醒了过来,还逐渐恢复了健康

这些经历可谓活广告,陈修园名声大盛,找他治病的人踏破了门槛。

福建嵩山讲学,各地粉丝慕名而来

对陈修园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陈修园是个遵经崇古派。

陈修园的时代,有些医生为了应付门诊,只学习唐、宋以来医家的药书、方书,找出几个治病的药方,对医学经典著作、理论著作和《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作并不感兴趣,更不愿为研究这些著作下苦功夫。

陈修园对这种轻视中医基本理论的风气忧心忡冲,决意改变状况。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修园告老还乡,在福建嵩山井上草堂讲学,不但把他数十年来研究这中医经典的体会传授给学生,而且大力呼吁其他医家也应对这方面的学习加以重视。当时各地很多仰慕他的人,不远千里来听他讲学,粉丝挤满课堂。为了让不同知识水平的人都能听懂他的课,他在讲学中力图生动通俗,打比喻举例子,让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粉丝们受益匪浅。

在临床治疗上,陈修园长于用温补脾肾的方法治疗杂病,不喜用寒凉滋阴的药物。

如他自己所说:“寒凉之药不可久服,人人俱知也,唯滋阴降火及不凉不温之品,最是误人。余素不喜寒凉,姑以寒凉方之不可弃者列”。

他虽然承认滋肾丸、四生丸、清燥救肺汤等寒凉方剂能培补生气,是滋阴及治疗“痨门”(肺结核一类消耗性疾病)不可少之方,但却认为只能暂用,要不然会损伤脾胃与阳气。而对保元方、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归脾汤、附子理中汤等温热方剂则大赞其“补虚退热,进食除疾”、“益精气,扶元气”的功效,有“补火以致水之妙”。

在研究成果上,陈修园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南雅堂医书全集》等。其中《南雅堂医书全集》是陈修园流传后世最有名的医书。

此书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博采众家之所长,包括了经典的基础理论,诊断、方剂、药物和各种病症的治疗;写法上多从临证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切合实用;文字清新流畅、浅显通俗,且多赋以韵脚,或作成歌括,易读易记。

由于这套书利于自学,是中医普及教育的理想教材。问世以来便广为流传,近两百年中好评不断,对中医教育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南雅堂医书全集》是在同治四年(1865年)首刻刊行的,当时历代中医典籍已经汗牛充栋,授徒的中医们各自凭自己的经验和理解选择授徒的课本,官方并无统一的教材。

乾隆四年(1739年),一批医家在乾隆皇帝的御召下用三年的时间编撰成了《医宗金鉴》。是一套大型的医学丛书,共有48册,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各科的疾病治疗方法,平正朴实,强调基础和应用,是官方出版的医学教材,也是皇家的太医院医学考试的标准参考书。

这套书出版时(1742年),陈修园还没有出生。因此,陈修园的《南雅堂医书全集》是在《医宗金鉴》这样一套权威著作的对比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个人专著的。

除了以上提到的医书,陈修园著作还有很多。比如有名的医学三字经,全书以三言歌诀写成,附以注释。既有各种常见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又有临床诸方的疗效,方剂配伍。好读易记又实用,不愧是经典。

由于陈修园的书畅销各地,通俗易懂,买的人很多,书商为谋取厚利,以假乱真,把其他医家的书也印上他的标签,故有陈修园医书三十二种、四十八种、五十种、七十二种之说。

解放前,虽然各地设立了一些私立中医学校,但能入学人数不多,可是读陈修园书而当医生的甚多。中国当代的一些著名老中医,也有不少是从看陈修园的书开始学医的。

一边作知县,一边勤于写书,治病救人,后来更全力投入到医学中,广济世人。他的儿孙受它影响,儿子陈元豹、陈元犀,孙子陈心典、陈心兰和学生周易园、黄奕润等均以医名世。

附《医学三字经》:小儿第二十四

小儿病,多伤寒,稚阳体,邪易干,凡发热,太阳观,热未已,变多端,太阳外,仔细看。

法治,危而安,若吐泻,求太阴,吐泻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阴阳证,二太擒。

千古秘,理蕴深,即痘疹,此传心,惟同志,度金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