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源侠⊙编辑/张宏婉 导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时,我们需要出去走走,多看多思,或许有意外之获!! 心意拳猴形与身法
猴形奥秘
在所有的动物中,猴子和人类最相近,但人类的身体灵巧程度却远不及猴子。如果一个人能把身体练到像猴子那样灵巧,那就是绝顶的武功了。孙禄堂先生被称为“赛活猴”,可见孙先生如果与人比武的时候身法一定是很奇妙的。而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先生也被称为“身似猿猴,手若运球”,但现在有不少的太极大师喜欢表演定步推手,站在那里身形不动把人打飞。这在无形之中传播了一种错误的武学理念,认为绝顶武学就是那种像佛一样不动如山的状态。
孙门名嘴童旭东先生说他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是篮球运动员的身手挑战很多的武术大师,从未失手,因为他的大幅度跳跃动作使得他进退自如。中国古代又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的说法,因此,如果大家学武功,学到的是原地不动的武功,那一定有问题。像形拳大师薛颠先生也是主要通过猴形练身法的。孙禄堂、杨露禅、薛颠三位顶级大师的成就都与猴形相关,这个猴形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既然猴形如此重要,那么猴形拳岂不是天下第一神拳了?那个猴形拳模仿猴子的形态的确惟妙惟肖,但上面三位大师的猴形却不是猴形拳的那种练法。为什么后世的练家都做不到像祖师爷那样的猴形?道理很简单,猴形的练法濒临失传。守孚老师道心意拳的这个猴缩蹲具有很深的内涵,是世传大师们练成猿猴般敏捷的不二法门。
大侠早就知道这个猴形的重要性,但因为自己身材偏胖,所以总以为自己无法真正练成猴形。守孚老师便示范给大侠看,那个动作真的很简单,一做果然有味道。心意拳的奇妙就在于把动物的运动精髓抓住了,在铁老的心意拳里面,猴形就只有这么一个猴缩蹲,但却把猴形最要紧的东西展现开来。 这个猴缩蹲是心意拳身法的关键,守孚老师说,身形上的缩涨和这个猴缩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掌握了这个猴缩蹲,那么猴子身形上的虚实莫测就可以在实战中表现出来。
讲到虚实,太极拳家一直在身体重心的虚实上纠缠不清。守孚老师认为太极拳家们争论的重心概念大多在前后重心的位移,可事实上,人的重心在实战中是在三维空间里变化。之所以太极拳没有强调三维空间的重心,那是和太极拳定形为杨澄甫四平八稳式太极功架有关。大家都在说太极真功失传了,到底哪里失传了呢?猴形的重心变化便是太极真功失传的指标之一。
大侠评论太极拳得罪了很多太极迷。这里说猴形的重心变化,太极迷会说,太极的重心变化当然是三维的。但事实上,很多当代的太极师傅都把注意力放在“气沉丹出”,和“从脚底找感觉”。这样的功夫当然也很好,但却不是猴子那样运动形的拳法。
有网友道大成拳的摩擦步和八卦掌的趟泥步是身法的关键步法。大侠告诉他们不提膝的身法都是局限的身法,你看动物界有足的动物在运动的时候有谁喜欢用摩擦步和趟泥步的?没有吧。猛兽在追捕和攻击的时候一定是用提膝的姿势。猴缩蹲的身法可以通过落地脚的落地位置来调整攻击距离。这个落地前的一纵可远可近,想像猴子那种扑朔迷离的步伐,你就可以明白这一纵的随意潇洒。
本来跳跃式的攻击法是最有效的攻击法,但目前的大多数武学流派却没有这种跳跃式的攻击法。因为是跳跃式,所以守孚老师的心意拳在实战的时候,都是单足着地的。大侠学这种打法,起先很不习惯,感觉单足不牢靠。但现在习惯了,就觉得双足着地实在是太慢了一点。
心意拳的这个猴缩蹲是一个矛盾劲。手的意劲和膝的意劲正好相反,加上转身,就好比拧压弹簧一样,身体在运动中产生整体螺旋拧扭劲。这个猴缩蹲要求练家在动的时候,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攻击对手。
在手形上可以用掌,也可以用猴形勾手,这两种手形随意喜欢。守孚老师喜欢用掌,但他不反对用勾手。注意看双臂在胸前的交叉。这个交叉隐含剪刀般的杀机。所谓钻身而入,双臂交叉的瞬间,身体左右扭动,便是从边门抢入中门的身法。而所谓闪身而出,看对手重炮直击的瞬间,从中门往旁边一纵,便是中门换边门的身法。 猴缩蹲通过支撑腿的前纵后跃和身形的缩蹲达到重心的变化莫测。如果练熟了此形,你就可以体会到身形在三维空间的虚实莫测,你就比那些讨论前后虚实的练家高明许多了。这个猴缩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啊。
猴缩蹲起先练的时候是左右转换,即跳左跳右,等这个左右转换熟悉了,再练十字步转身,即把转身的幅度提高到180度。等十字步转身练纯熟了,再练十字步猴缩蹲加快鸡步,那就是一个猴缩蹲后立即加一串快鸡步。买壮图大师被誉为“神行无影”,说的就是这个绝妙的身法,其奥秘之一就在这个十字步猴缩蹲加快鸡步里面。这在古代可是千金不卖的秘诀啊。守孚老师将其公开,望大家好自珍重。
健身妙方
如果一个人保持身轻似猴的状态,那个人的身体状况一定很好。守孚老师说李虎成先生走路喜欢用小碎步的方式,身体一颠一颠,看起来像顽皮孩子的走路方式。守孚老师好奇问李老为什么走路是那个样子的。
李老笑道,如果明白了猴缩蹲的妙处,走路自然就是这个样子的了。守孚老师因此对猴缩蹲特别的关注,果然发现猴缩蹲功成后,身体的确好像装了弹簧一样,走路很轻松,并且身体在行走的时候会像弹簧那样一颠一颠。其实这种颠步的快乐状态很多人都曾体会到,但为什么不能每天都做到呢?因为没有猴缩蹲的内功支撑。如果练熟了猴缩蹲,身体内部便好像安装了快乐弹簧一样,人的精神状态也会焕然一新。
作为健身功,在练的时候不必太过用劲,因为身体差的人如果突然练猴缩蹲那样的劲,有时会造成内脏的不适应,甚至会出现抽筋现象。因此,练这个功要循序渐进地练,开始的时候就用双臂交叉上下摆动,脚上用小碎步,不必大幅度提膝跳跃。等到练了一阶段,身体结实以后,可以做小幅度的跳跃。这个动作样子有点滑稽,但其健身效果却是无与伦比的。大家好好体会,学猴子一跳,精神倍增。久练此功,甚至可以使练者的温吞性格变得活泼开朗。
有不少人喜欢练长跑,问其理由,说长跑简单有效,不必动脑筋。大侠强烈推荐练长跑的朋友不妨在跑步的间隙玩一玩猴缩蹲,你一定会发现这个功法的奇妙。 [本文摘自《精武》2007年10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
来自: 文苑书店66 > 《宏万家太极禅慧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