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银河吹笙》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5
《银河吹笙》赏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李商隐的爱情诗里,《银河吹笙》并不常为人们所称引,但它自有其特异之处,值得重视。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首联是说,满怀心中惆怅望着冷漠的银河,独自吹笙,有话能跟谁说。楼院寒冷阵阵细风吹过,渐渐显现黎明的天色。
那是在天色欲明未明时分,诗人已经起身。高空的银河映入眼帘,一阵吹笙之声传来耳中,身上还感到黎明前的丝丝寒意。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颔联是说,回想起昔日的欢会依旧激情似火,只可惜已成旧事花残叶落。昨夜栖息在树上斜枝上的雌鸟声声悲鸣把我从梦中惊醒望着银河吹歌。
也许因为笙声的触发吧,昔日的情事重又浮上心头。而那美好的欢情已经随着爱人的逝去,像一场幽梦永远破灭了。惆怅之余,诗人不由得转念及窗外枝头惊啼通宵的雌鸟,莫非他也怀有跟自己一样的失侣之痛吗?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颈联是说,月榭旁边有一丛经雨的花朵,散发出阵阵余香仍有雨珠滴落。映霜的残烛牵动相思,为什么偏有风帘阻隔。
由于忆念往事,从前与爱人相聚的故园台榭,就闪现在脑海里。园中那一树繁花,想来已被近日雨水催发了,芳姿是多么可爱啊!刹时间,幻境消失,只剩眼前风帘飘拂,残烛摇焰,映照窗外一片青霜。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尾联是说,不要轻易将成仙的愿望许诺,那是独对青灯自我折磨。湘灵鼓瑟演奏情投意合,秦台吹箫享不尽人间欢乐。
梦醒了,愁思如何排遣?追随骑鹤吹笙的王子乔学道修仙去吧,说不定能摆脱这日夜萦绕心头的世情牵累。唉,别妄想了!还是学湘灵鼓瑟、秦女吹箫,守着这一段痴情自我吟味吧。
这首诗从当前所见所感的物象兴起,引出往日的欢情追忆和昨夜鸟啼的插念,再跳跃到远隔异乡的故园花开的想象,又折回眼前风帘残烛的实景,最后更从有关神仙传说激起天外的遐想,落脚到埋藏于自己衷怀的一片深情。在这首诗里,时间和空间都跨越了,糅合了,各个意象间也不再有外在联系;贯穿始终的只是一股意识的潜流,它瞬息万变,扑朔迷离。这正是李商隐诗歌最叫人惊异的地方,也往往是最为隐晦费解的地方。其实掌握了诗人的心理变化,诗的脉络还是不难找寻的。
附录《银河吹笙》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译文
满怀心中的惆怅望着冷漠的银河,独自吹笙,有话能跟谁说。楼院寒冷阵阵西风吹过,渐渐显现黎明的天色。
回想起昔曰的欢会依旧激情似火,只可惜已成旧事花残叶落。昨夜栖息在树上斜枝的雌鸟声声悲鸣把我从梦中惊醒望着银河吹歌。
月榭旁有一丛经雨的花朵,散发出阵阵余香仍有雨珠滴落。映霜的残烛牵动相思,为什么偏有风帘阻隔。
不要轻易将成仙的愿望许诺,那是独对青灯自我折磨。湘灵鼓瑟演奏情投意合,秦台吹箫享不尽人间欢乐。

注释
①玉笙(shēng):笙之美称,或笙之以玉为饰者。玉箫、玉琴、玉笛之称同此。刘孝威《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园绮随金辂,浮丘待玉笙。”
②平明:拂晓。
③重衾(qīn):两层衾被,借以喻男女欢会。幽梦:隐约不明之梦境。杜牧《即事》:“春愁兀兀成幽梦,又被流莺唤醒来。”
④别树:树的斜枝。羁雌(jīcí):失偶之雌鸟。枚乘《七发》:“暮则羁雌迷鸟宿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刘良注:“羁雌,无偶也。”
⑤月榭(xiè):观月之台榭。沈约《郊居赋》:“风台累翼,月榭重檑。”榭:台上的屋子。
⑥浪:犹随意,轻率、草率。张籍《赠王秘书》:“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缑(gōu)山意:指入道修仙。缑山,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成仙。三十余年后,乘白鹤于山头,举手谢时人,数日乃去。李白《凤笙篇》:“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⑦湘瑟(sè):湘灵鼓瑟,即湘水女神鼓瑟传情。屈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此典原是说让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弹奏瑟,后借喻为美妙动人的艺术作品或高雅的艺术境界,唐诗中又用以表现悲思。秦箫: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传说秦穆公时,有一个名叫箫只(亦作萧史)的人很会吹箫。箫声能引来白鹤、孔雀,翔集中庭。穆公的女儿弄玉爱上了箫只。穆公便把女儿嫁给了他。箫只教弄玉吹箫,能引来凤凰。穆公为他们修建凤台。箫只夫妇居台上数年不下。后一道跨凤,双双飞去。

名家点评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评曰:"此义山言情之作也。闻声相思,彻夜不寐,遂使生平久断之梦,复为唤起,而怅望无穷焉。"

清·纪晓岚评曰:"题太纤俗。通首亦浮声多而切响少,从此一路人手,最害事。"又曰:"题小家气,若仿制此题以为韵致,则下劣诗魔矣。"

清·程梦星评曰:"此亦为女冠而作,银河为织女聚会之期,吹笙为子晋得仙之事,故以银河吹笙命题。起句揣其情也,次句思其地也;三四承起句,叙其怅望之事也;五六承次句,叙其寒冷之景也;七八谓其人道不如适人,浪作缑山驾鹤之想,何似湘灵之为虞妃、秦楼之嫁萧史耶?"

民国学者、燕京大学教授张采田《李义山诗辩证》评曰:"此种诗语浅意深,全在神味。"

李商隐《银河吹笙》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