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nhql 2018-07-17

要说茶叶这种饮料,在很多人的家中都常常备有。常喝茶的人对茶有依赖性,不喝茶的人喝了以后十有八九会上瘾。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这种上瘾,通常讲的是生理需求,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对人体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影响,这种令人兴奋的感觉让许多人有依赖感。但是也有许多人,是把茶叶当做精神食粮的。

拿很多文学家举例,他们在借物喻人,抒发情感,表达生活情调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用到茶,因为茶叶带给人的精神满足较多。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一个人在那种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茶要静静地品,香气要慢慢的闻,人生的道理也要渐渐感悟,这样才够深刻。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茶叶与情绪是融为一体的。即便是好茶,在糟糕的环境中也未能喝出好的味道。环境好了,还需得有个好的心情,用正确的冲泡方法来品,才得正确的滋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茶人买回家之后和在店里喝到的味道不同的原因。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茶是凡间纯洁的象征,在采制烹煮的手续中,都须十分清洁。采摘烘焙,烹煮取饮之时,手上或杯壶中略有油腻不洁,便会使它丧失美味。”说完喝茶的人,再说做茶的人,倘若不认真苛刻,怎能做出符合消费者口感的好茶呢?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茶叶与精神也是相互交融的,种茶人的爱护精神,做茶人的匠心精神,喝茶人的品饮精神。但凡有一个环节粗制滥造,这茶叶喝起来就味道不好。

中国人对茶的要求相当高,因为茶叶是中国人的精神呀。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有茶癖的中国文士都主张烹茶须自己动手。如嫌不便,可用两个小僮为助。烹茶须用小炉,烹煮的地点须远离厨房,而近在饮处。茶僮须受过训练,当主人的面前烹煮。”自古以来,爱喝茶的人都是十分挑剔的,如果没有好茶喝,生活也都无趣了。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通过这些道理,我一度发现,原先我们茶人所讲,关于茶叶的好坏贵贱,无非就是讲工艺、级别、树龄、口感等。但如今参透了更重要的一点,好茶与坏茶,讲的亦是茶叶与人的缘分。喝到一杯好茶,就像遇见一个人,确认了眼神,就是她了。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茶叶,这一片小小的叶子能在华夏文明中扎根儿萌芽,能被历代茶人所记载和赞扬,成为世界的健康饮料。就说明“茶”从华夏大地起源的那一刻,就有着注定不凡的生命力。

我们茶人,爱的不是某一款茶,而是茶叶本身,这个“喂饱”了华夏民族的“精神食粮”。

我不是药神,我是中国茶!

确认过眼神,是温润的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