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70期: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浅注

 文苑书店66 2018-07-17


作者/洪均生⊙编辑/张宏婉


导读洪老练陈式,且听他来解读武式太极的经典理论!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浅注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我国讲养生的书,多以气为主,现在亦叫气功疗法。可见气血虽然并重,没有气是不行的。只要气流通舒畅,血的新陈代谢机能自然健全。

以心行气,就是用理想行气。气沉着,就是中气,于人有益。气浮了,就是横气,于人有害。气常沉着,就能收敛到骨髓里边,人便健壮。

用气运动身体,不用拙力,处处顺遂,则身体百骸全是柔和的,自能动作便利,从心所使。这是讲内里的气如何运行,和外边的形体如何运行,是内外的关系。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人的精神在脑部。从外形来讲,以百会穴为主。精神振作,则全身轻利。如同顶上有绳悬起来的一般。这是讲顶劲的,是全身上下的关系。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化虚实也。

这是换裆劲。人的腿经常在运动时,要一个偏虚,一个偏实。在由虚到实掌。实到虚的过程,必须转换。即裆劲于身向右转时,则右松左紧,紧松不可过了,才能灵,才有圆活之劲。一转得偏了,就成直劲,当然就不圆,而不活。所以这里讲的是下盘变化的,也是讲左右旋转的。意气是合理的劲,意动则气动’气动则形主。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

凡是发劲,渐平发动,后手煳劲,两手的劲和方向,要成为一体。自然可以沉着松静。试看射箭时,弓弦和箭杆,挽弓的动作.可以体会此理。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身要中正安舒,必须重心稳定。但是运动时,要求重心稳定,就必须腰转时裆劲转得圆活,手劲配得相称。能这样,则四面八方如何来劲,全可旋为应付。支撑二字嫌太死板,不可误解,我们可以改为“周旋八面”。这是讲身法。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九曲珠之行气,是缠劲、螺旋劲,是方向的变化;百炼钢之摧坚,是时间的速决(快)。(Hawk注:有人认为对人体而言,九曲珠即是:拳、脚、腕、踝、膝、肘、腰、裆、胯这九大部位)

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外形动作如鹘之速灵,内神专静如猫之安逸,山岳江河是加倍形容。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这是讲发劲的。想发劲,须先蓄劲。比如想把箭射出去,必须先把弓拉开,使弓的两端向后弯,弦也向后缩。放箭时一撒手,箭经弓弦中心的劲发出,但弦上的劲,必是仗着弓靶两头的劲。所以说“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但是这个比方,还不恰当。太极拳的发劲,完全是用螺旋推进发出的。所以公转中还有自转,我仿用枪膛里的后线来比方发劲,就更合适。

太极拳发的劲有几种:一种是像轮子边上的劲,什么东西碰上就打飞了,甩的远,可是不致大伤。二种是轮子里边的劲,当轮子飞转时,如把棍子伸到里边,立刻搅折。三种是钻头的劲。钻头虽然小,因为转得快,木头、石头、钢铁,全能钻透了。这个钻尖上是一种劲。钻身上还有一种劲,这种是左右上下的劲,如同炮弹一样,必须工夫很深,才能发出来,但全离不开螺旋形式。这样曲中求直,没有东西可以挡住,使他发不出来。弓的曲,还是可以制住的。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发劲是螺旋形的,但是从哪里推动呢?所以又告诉我们“力由脊发”,发时不是从脊背往前直推,而是旋转推进。推动时,身的方向必须变化。如步子不变,劲就不一致,或至被牵制,所以说“步随身换”,身向何方,步就换向何方。步的变换,也不必一定移动进退,足尖的方向和身体一致就可以了。

收即是放,放中寓收,断而复连。

这句话,很容易叫人糊涂。用轮子来讲,来的劲,加到轮子上,使轮子往右转,右转是收。但一面仍往左边转过来,左边的劲,就是放。圆圈是相连不断的,发劲时,像一抛线,也就是劲断意不断,所以放中也寓收。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

折叠是曲线,不可认为直的,转换全是旋劲一松一紧。

极柔软,然后极刚强。

这又是句矛盾的话,叫人迷糊。凡是练太极拳的,全知道“柔能克刚”、“不丢不顶”,但是一逢人来按我,我就后退,做到了不顶和柔了,怎么克不了刚呢?可见柔软是转的圆,坚刚是转的快。圆则劲到不了我身;转回的快,则力无穷。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呼吸固然是人人所能的,但不是人人全能灵活。这里的“呼吸”二字,不可看得拘泥了。动作的旋转,必然有进退,进退就等于呼吸。能作合乎规律的旋转、进退,就等于善于呼吸,又能全身调协,所以能灵活。到了工夫深时,呼吸可以配合动作,化劲是吸,发劲是呼。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馀。

直应当作顺字讲,顺则气旺;曲当作螺旋解,旋则劲足。

以上是讲劲的运用,和气劲的调养配合。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心发命令,令出气以传达,腰为大旗,不可摇摆。这是说内外的关系。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这是说练拳要求的程序。先上来求开展,是一个“松”字。全身骨节全要松开,动作时不用一点拙力。第二步求紧凑,是一个“圆”字。任何动作,全是圆圈,公转中还有自转,处处连环,自然紧凑。最后越练越精,从大圈到小圈,似乎无圈,就达到缜密的程度,这是一个“密”字。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

心能支配形体,但要注意必须明白太极拳的原理和运动规律,才能把形体运动,支配的恰当。

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腹中正,要使气沉丹田而不浮,也就可以敛入骨髓。精神要安舒,身体虽动,还是静的。中心稳定,则动中能静。如一部机器,转得不松不紧,圆滑自如,开动时虽转而不摇摆。这个道理要刻刻留心。这是讲到内气舒畅,精神安逸,虽动犹静。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

全身配合调协,可以做到这样。牵动往来,如同机器轮子,用彼此挂上来回旋转。

气贴脊背,敛入脊骨。

脊骨是督脉,所以气贴此处运行,仍收入此处。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内中静而动,外形动而静。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进步迈步灵活,而劲走螺旋。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这几句话又和以前讲的有些矛盾。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用意不用力”。意是理想,有理,就有方法。所以说,全身动作,用理想精神支配运动,不用横气。用横气则动作发生障碍,而使滞缓。气横,则力(劲)发不出来,不用横气才能柔中纯刚。

气若车轮,腰如车轴也。

腰是轴子,轴子转,气就支配手足也转(这个气是顺的)。


[本文摘自《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全书》上编,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

[本文摘自《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全书》上编,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