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 第一 胆汁的消化功能说: 胆汁从胆囊分泌,进入小肠,乳化分解脂肪,然后脂肪从静脉流入肝脏进行分解。那么 这里就有一个气血关系问题。内经说气为血之帅,气血相依,那么 是如何相依的?如果胆汁不下行小肠,那么未经乳化的脂肪能进入肝脏吗?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是什么引起胆汁下降呢?是食物的气味, 注意是气,那么 气引动内脏汁液运动,当然,有人可能想到了看见美食的唾液分泌,正在浪漫的男女可能想到了牵手、拥抱引起的脏腑汁液分泌,胆汁分泌畅通是愉快的,别的汁液分泌而出,对于身体内脏也是畅快的,内郁则是郁闷的,那么 胆汁从肝脏中出来是肝脏这个器官有一种功能,从食物营养中分泌出阳性的胆汁作用,分泌出阳性物质后,肝就安静了,安静就能藏血了,人体内脏分泌汁液后的身体安静,所以,肝胆主时是在深夜11--3点,需要环境的一致安静,以上说的是胆汁的消化作用。 第二,从药物角度说 肝主酸,酸的食物有收引阴血的作用,比如热了,大汗淋漓,喝水不如吃一点酸甜的水果解渴,收引 才能从食物营养中分泌胆汁,那么,柴胡是辛散的、是疏肝的,恰好是发散阴血,过于发散就好像熬夜一样,眼目干涩,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阳性物质没有完全从食物营养里分泌,于是就进入了血液,这个时候就会阴虚内热,胆汁因子在机体内会破坏内脏阴性组织,会在皮肤出现抓痕,会失眠,会烦躁易怒,这个称之为内风也叫肝阳上亢,生风。那么这个时候需要苦性的药物黄芩、茵陈等清泄体内胆汁因子。当然,由于血液中食物营养分解不全,肺不能完全氧化,出现食津聚集成痰,这个就是脾虚生痰的原因,那么 中药用什么模拟胆汁,去分解食物呢?那就是黄连的苦泄和吴茱萸的辛散组合,这样就构成了胆汁的特性,这两位药物是治疗胃集聚、小肠消化缓慢的经验用药。不得不佩服中药配制的巧妙,同时,清出血液中的痰湿,一般用黄芩和竹茹分离出其中的阳热和湿津,这不得不佩服中药的巧妙 ----行脏腑功能 第三,为什么会分泌出胆汁来呢? 这个就要说肝木的生发了,肝血生发是随心气的生发进行的,心气动,脾意随动,于是气血随着运动,这个时候肝血也随着调动,肺就是肝木的叶,当肝血达到极致---皮毛,达到极致--内部的血液就不够了,需要从小肠中吸收,于是胆汁降入小肠,小肠食物得到消化,胃中的食物随着下降,这个就是古人说的 大气(肺)下降,于是消化后的浊物从大肠排除,这是从胆汁液内行的角度说的,胆气内行就是入小肠,化降浊气,那么,在没有运动、劳动、活动、或者动心让气血充盈到皮毛的情况下,胆囊中的胆汁是充足的、阳汁(阳精)足 ,胆气就会充溢胆经络,于是身体温暖、不畏风、关节疏通,这个时候胆气就在太阳膀胱经。当胆气不足时候,两肾旁边的京门穴(肾气的招募穴)就会疼痛,胆气不足导致肾气不能化作膀胱经阳气,肾中水湿集聚,于是知道胆汁液和形成的胆气是内行和外行的作用,那么,知道了肝血升,胆气降的作用,于是就知道胆气的活动范围在小肠经和膀胱经之间,称为内外输转。 肝病,内不能有效分泌出阳性物质,血中郁热扰心。胆汁化降不足,胃肠湿热集聚。胆汁集聚不多,胆经空虚,风寒在头在肩颈,肘膝关节,随天气寒热发病。向内 可以增强小肠元气,向外
可以抵御风寒,增强太阳气。 古人说:肝行分清降浊的功能,是如何行使这功能的? 人摆臂---向前向上就是肺让肝血上行,心情舒畅,当然如果把一个人双臂反 kun起来 )久了之后这个人会出现意外,手臂的摆动挥舞促进了内脏气血的活动;手臂向下摆动,皮毛气血从三焦经归于小肠经,于是这样来回完成人的气血增减的频率活动,阳性的物质和阴性的物质就在肋里进行了分化,所以 肋五点按摩可以 促进胆汁分泌,胃肠鸣动就是这原理。同时,如果刺激三焦经穴位疏通三焦经,心脏外输出的血液,从皮毛回归降化,那么可以消除结节,痰湿就是这个原理符合顺流祛瘀滞的自然之道。
揉肝经行胆经方法。可以促进肝胆行气 调节肝脏分泌。
大腿内侧靠近小腿一线:脾经在大腿骨(股骨)的上侧;肾经在大腿内侧的下缘;肝经在中间部位就是阴包穴一线。用五指并拢的掌尖揉这一线,有两个反应:1)揉靠近小腿一段,能让外侧胆经从小腿到大腿一段行气增强;2)如果按揉 大腿内侧 肝经阴包穴向上一段, 可以增强 髋关节胆经行气,平常 胆经行气不足 膝关节 髋关节怕冷 惧风 就可以按摩大腿内侧一线 肝经;如果 腰腹肥大, 当然按摩这一段可以促进肝胆分泌分解脂肪;按摩这一段 肝胆经络会一直反应到肝胆内部;对肝胆本身进行修复 调节;上面两种方法 所花时间不多;每次 每个部位三分钟,两侧 共12分钟左右坚持一段时间 自然可以知道 肝肾增强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