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的智慧:访少林寺二祖庵庵主释延勇

 风中小海螺 2018-07-17


释延勇,

嵩山少林寺二祖庵庵主,全国机锋禅辩冠军。

5岁随一道士游历,10余岁以少林为家,

侍从方丈云游天下。

后隐居终南山7年,

2016815日回到少室山并主法二祖庵。

曾随师父释永信代表少林寺出访美国白宫、泰国皇宫,

并会见东正教牧首、泰国僧王等国外知名宗教人士。

剃度恩师: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

首节师父:唯识宗泰斗惟贤长老;

教授师父:前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

参禅导师:一代禅门尊宿慧通禅师

著有诗集《石室孤灯》。

二祖庵是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后疗伤修行的道场。

吾须:普通人如何参禅?

释延勇:我给你举个例子,普通人没有任何一个人了解太阳的结构,但是并不代表你没有享受太阳的恩泽,普通人跟禅的关系就是这样。你可能根本体会不到,但是你一直在它的范围内行走,在受用着它带给你的不同的东西。但是世间这么多丛林,这么多高山,最高的山只有一座,最高的峰只有一个,最接近的只有那几座,参禅也好,弹琴下棋也罢,世界上最顶尖的高手,最能懂它,悟得最深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懂。虽然佛法是平等的,但因缘不平等,因缘有先后,所以不可能谁都能悟禅。

吾须:在僧众看来禅是有境界的吗?

释延勇:如果没有境界,你怎么去体悟呢?禅就是禅啊,好比吃雪糕,吃的时候它肯定是有东西,吃下去就化了,你吸收了它就化了,它是有形而又无形,无形而又有形。你说它没有,而它又确实存在,但是你说它有,它却已经在嘴里化了,我上哪里拿给你看呢?禅也是同样,不可以有论它,不可以无论它,因为真正禅就像一个道,它就是跟道同等。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所不在,你没有体会到(全部),你只是体会到一定的深度,你体会得再深,就像鱼游得再远,你都在海里,你就从来没跳出过海。你感觉“哇,我都游了仨月了,肯定超过大海了”,其实你能游得动是因为还有海。

吾须:去年无遮大会上,围棋作为一项内容出现,取名叫“黑白决”有什么用意呢?

释延勇:是这样的,我跟方丈建议将围棋作为无遮大会的一个内容展示,刚开始他感觉一个出家人嘛,弄这个可能不太好。后来他想想就觉得,只要用心去做,天下人都能够理解。他觉得这是一个修行的法器,一个结缘的桥梁,一个接引的方便。法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法器,何况它也是文化,是我们中国很优秀的传统文化。然后就开始做了。黑白决名字也是他起的,起初他问我起啥名呢?我说起个“坐隐”吧,因为“坐隐”是围棋的代称,或者是“忘忧”。

“忘忧”是宋徽宗写了一首诗,“忘忧清乐在枰棋”,后来有一本书叫《忘忧清乐集》,就取自这首诗里的两个字“忘忧”,棋能忘忧。“坐隐”“忘忧”不都挺雅的吗?他说禅宗就直来直去,棋是黑的,白的,就叫黑白决吧,反正大家都要下嘛,那就“决”,决斗,黑白决斗了就放下了。很简单很直观。

吾须: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围棋的呢?

释延勇:我是个孤儿,被隐士收留,从小接触的是古代隐者文化,向往山水。我从小接触的就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十多岁走路去少林寺时,在山下遇到了一个和尚,他把我安排到一个叫庐岩寺的小寺庙,我在那里劈柴担水3年。然后我又被安排到另一个小寺庙整理藏经阁2年,不经意间把《大藏经》读完了。后来少林寺要恢复藏经阁,方丈就派我到各地去收集失落的佛门典籍,辗转1方多公里,通过努力,大量的典籍回到了少林寺,在整理藏经阁的时候接触围棋的。

我刚开始为了学习围棋,在一个赌棋室跟他们下,他们开始都让我,我知道肯定输,我下不过,但我也得跟他们下,他们开始让我九个,然后我就要赌点钱,反正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因为他们那的学费下一盘棋150元一个小时,但赌棋的话三个小时五个小时这盘棋下完,输的话就输个三五十块钱,所以我就想着算了,赌棋吧。一赌一般一天,有时候输个十几把棋,就这样开始下下下。从让九子、让八子、让四子……


吾须:围棋在您后来的生活中是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释延勇:一个人静极而生动。围棋看着一方一圆,人家就说,棋盘是方的、是静的,棋子是圆的、是动的。当你读完那些所有的诸子百家兵法和思想以后,你就发现你作为一个和尚,你没地方用。你读了这些,等于你磨了一把剑磨成绝世名剑了,最后你发现这剑只能用来砍瓜豆,你发现打磨了二十年的剑只能用来干这个,没地方去还能干啥呢。(围棋)咫尺之间,纵横之道,可以寄托一下情感,慢慢来磨平自己的内心这时你就会发现,棋局里争斗,有纷争,有对杀,有各种手段,各种机巧。你就发现当你机巧散尽的时候,只是剩下杯盘狼藉或者黑白狼藉,什么都没有。

拂袖一挥,棋局可以重来,但人生不可以,重来不了。我觉得每一步一旦错了,我连改的机会都没有,棋局也没有,所以说要看透棋局的生死,要看透人生的生死。围棋就像生死,你死了就是输了。当一个人把情怀寄托在这里,当你不再去以棋争胜负的时候,你发现这个东西可以交流,可以“结缘”,广结天下善缘,交集天下名士。你就发现围棋作了通往不同世界的桥梁,通过这个你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也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怀,交到自己想要交的朋友,又能历练自己的心智。平时你感觉自己很厉害,但一下棋你就发现,人间哪有算无遗策的人,都有漏洞,就别把自己当成神一样,所以就借它看人。

吾须:您现在在二祖庵能满足您心中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吗?

释延勇:慧可大师得道后在二祖庵隐居了6 年。庵在古代是精舍的意思,是隐居修行的院落。到二祖庵要经过塔林,步行需40分钟。我特别喜欢下雪时,千峰之上独有一间小屋的景致。我就像是一个守业人,或者是一个传承者,只想把少林的家业看好,把祖庭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我经常想,漫漫大雪,能稍微有点火炉,正在煮着一壶茶,一个人无聊站在那里。此时一个绝顶围棋高手来敲门,在窗边下一局棋,看着云卷云舒,茫茫白雪,下局棋谈谈古往今来的是非成败,千山万水。你会发现这样的人生,特别有意义,特别是一种超然于物外,超然于世俗之外那种。所以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人生状态,就如杜牧写过一首诗: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吴图就是围棋的代称,因为吴图是最早的棋谱

人生短短四五十年,那些功名利禄,有多少好追求的,闲消一局棋,人世间的沧桑往事都付诸流水了,把那些好和不好都忘记了所以叫忘忧。闲敲棋子落灯花,那种人生境界是非常美的所以我觉得棋是跟禅道有关,人下棋下到一定境界,像老僧入定,什么都忘了,就在这棋局之间。后来你发现如果棋局是一个天下的话,最后都是一场空,黑子没少一个,白字没少一个,棋盘没动一下,自己的内心琢磨了多少风云变幻。


吾须: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常说佛渡有缘人,那怎么才算有缘呢?

释延勇:你或闻读经典,你或见到僧侣,你或见到寺庙,你或听到一言半语,使你的心中有所感悟,这就是“有缘”。如果这些“缘”你能明了,你现在再做那些与天道相合的事情,与人性相合的事情,慢慢地你的善念累积到一定地步,在你累积的过程叫“结缘”。你的那个缘成熟了就叫“有缘”。

比如说大家相聚,或者你跟有个人擦肩而过,但是这个人他是个和尚,一句话也没说,并不代表你就与佛没缘,你已经结了“缘”,只是还没有 “分”,缘结上了,你还没有那个机会去更深入地了解。佛家有一句话叫做“”你该以什么样的因缘渡化,佛就显现成什么样子来结缘你,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你总能在佛法之中找到你需要的东西。禅宗有一句话叫“一切皆由心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