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胎时代,这项技术却显著增加女性患癌风险!BMJ扎心了

 yangtz008 2018-07-17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肿瘤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大龄未婚未育女青年要方了……


作者丨Chemo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今天,我们来聊一件比较不一样的事情——辅助生殖技术(ART)与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子宫体癌发病风险的关系。这是近期由伦敦大学癌症研究院、牛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者领衔发表在《BMJ》上的一项大型随访研究。


听着好厉害的样子,但辅助生殖技术是个啥?好像跟我们没关系……


嗯,脱了马夹你就认识了。



这个图形象不?懂了不?


辅助生殖技术就是运用医学技术处理卵子、精子、受精卵以及胚胎,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除了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还有人工授精、代孕技术、囊胚培养等。


当然,听得最多、运用最广泛的就是试管婴儿了。八卦一下,今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已经40岁了(1978年),而我国首例试管婴儿也刚好迈入而立之年(1988年)!


目前,生殖辅助治疗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全球超过500万的儿童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到世上。


尤其现在随着女性生育年龄推后、二胎政策加身,试管婴儿更是无数“高龄”准妈妈的萌宠,生生生!看来我们这群被计划的独生子女一代又要摆摆手、走进历史陈列博物馆了。



但是,真不是界哥泼冷水,BMJ的Paper都发出来了!这项随访人数达到25.6万、平均随访8.8年的研究显示:辅助生殖技术会显著增加女性原位乳腺癌卵巢癌风险!


扎不扎心!孩子不是你想象,想生就能生,既要背上学区房、补习班、学费、婚房,还要冒点儿患癌危险……多么痛的领悟!



为啥做这项研究,怎么做?


言归正传,研究者怎么想起来去做这样一个大型研究的呢?


那就要回到辅助生殖技术本身。女性在辅助生殖过程中,通常需要补充超生理水平的外源性雌二醇和促性腺激素,另外还要进行多次卵巢穿刺,这些均存在致癌可能,尤其是乳腺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


以往也有研究者对进行辅助生殖的女性乳腺癌、子宫癌的发病风险进行过研究,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并且部分研究样本量过小,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待考量。而早期也有研究显示服用生育药物如氯米芬,会增加卵巢癌风险,但另一些研究又表示风险并不增加。


考虑到既往研究样本量小、缺乏潜在混杂因素信息、研究结果不一致,BMJ这项野心勃勃的超大样本研究面世了!该研究由来自伦敦大学癌症研究院、牛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者共同发起。


研究纳入英国1990-2010年间25.6万经历过辅助生育的女性,且纳入者均能提供潜在混杂因素信息比如分娩状态和不孕症诊断等,平均随访8.8年(1-19年),观察辅助生殖技术对卵巢癌、乳腺癌和子宫癌的发病风险影响。


所有这些记录获取自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管理局(HFEA),而HFEA又直接与国家卫生服务登记中心(登记居民移民、死亡、癌症)相关联 因而可以准确获取进行过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患癌情况,包括癌症诊断日期、癌症类型、形态学和行为学特征等。研究中排除在首次进行辅助生殖治疗前诊断癌症的女性。


研究中采用标准化的发病率比值(SIR)来表示每种癌症的发病风险。首先,研究者根据年龄、性别、时间段计算出全国癌症发病率预计值,标准化的发病率比值即为实际发病数:预计发病数。



原位乳腺癌、卵巢癌风险有点大哦!


本次随访的255786名女性中,41%的女性随访时间在10年以上,平均首次接受辅助生殖的年龄为34.5岁。


44%的女性存在至少一个不孕不育的因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排卵障碍(主要是多囊卵巢疾病)和输卵管疾病。还有19%的女性不孕因素未知,另外33%的不孕因素仅出在男性身上。有一半的参研人员在治疗完成后至少有一个活产。

总体乳腺癌风险并未增加


所有查出乳腺癌的患者中,超过四分之三(76%)的肿瘤是导管癌,9%为小叶癌,12%是其他上皮肿瘤,还有3%是非上皮肿瘤或不确定的肿瘤。


表1 1991-2010年间,225786名进行过辅助治疗的女性的乳腺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标准化发病率比值分析


表2 225786名进行过辅助治疗的女性乳腺癌各亚组标准化发病率比值分析


1. 辅助生殖技术并未增加总体乳腺癌风险(实际发病数:预计发病数=2578:2641.2,SIR:0.98)。


  • 在亚组分析中,首次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年龄、不孕不育持续时间、接受治疗的周期数、活产数、多胞胎数等各亚组,均未观察到显著增加的总体乳腺癌风险。


  • 不过,有趣的是,研究者观察到,女方存在不孕因素以及仅男方不孕的辅助生殖治疗女性中,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显著下降。


  • 且在完成辅助生殖治疗的女性中,随着时间的延长,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也显著下降。


2. 辅助生殖技术也未增加浸润性乳腺癌风险(2272:2371,SIR:0.96)。


3. 但乳腺原位癌发病风险有显著增加(291:253.5,SIR:1.15)。绝对风险为每年每10万人增加1.7人,并且随着治疗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

总体子宫体癌发病风险不增加


表3 1991-2010年间,225786名进行过辅助治疗的女性的乳腺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标准化发病率比值分析


辅助生殖技术并未增加子宫体癌发病风险(164:146.9,SIR:1.12)。


  • 但在存在排卵功能障碍的女性中,辅助生殖显著增加其子宫体癌发病风险(SIR:1.59)。

总体卵巢癌风险增加


表4 1991-2010年间,225786名进行过辅助治疗的女性的乳腺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标准化发病率比值分析


表5 225786名进行过辅助治疗的女性卵巢癌各亚组标准化发病率比值分析


研究中观察到,辅助生殖技术显著增加女性卵巢癌发病风险(405:291.82,SIR:1.39),绝对风险为每年每10万人增加5.0人。


  • 在被诊断有不孕因素的女性中,卵巢癌风险进一步增加(SIR:1.66),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SIR:2.31)和输卵管疾病(SIR:1.68),其中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的女性,卵巢癌发病风险增加了不止一倍!


  • 不过仅男方有不孕因素(SIR:1.05)和不孕因素不能解释(SIR:0.96)的女性,辅助生殖治疗后并未观察到卵巢癌风险的增加。

卵巢浸润肿瘤风险增加


表6 225786名进行过辅助治疗的女性卵巢浸润肿癌各亚组标准化发病率比值分析


辅助生殖技术后,卵巢浸润肿瘤的风险也显著增(264∶188.1,SIR:1.40),绝对风险为每年每10万人增加3.4人。


  • 女性初次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年龄越小,卵巢浸润肿瘤的风险越大(P=0.02)。


  • 被诊断有不孕因素的女性中,卵巢浸润肿瘤风险显著增加(SIR:1.66),尤其是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SIR:2.47)和输卵管疾病(SIR:1.71)的女性。


  • 而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后仍未生育的女性,卵巢浸润肿瘤的风险也相对更高(SIR:1.67)。

卵巢交界瘤风险增加


表7 225786名进行过辅助治疗的女性卵巢交界癌各亚组标准化发病率比值分析


辅助生殖技术后,卵巢交界瘤的风险也显著增加(141∶103.7,SIR:1.36),绝对风险为每年每10万人增加1.7人。


  • 与卵巢浸润肿瘤类似,女性初次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年龄越小,卵巢交界瘤的风险越大(P<0.001)。

 

  • 被诊断有不孕因素的女性中,卵巢交界瘤的风险也显著增加(SIR:1.66),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SIR:2.03)和输卵管疾病(SIR:1.62)。



增加卵巢癌风险,还要不要试管婴儿了?


分析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其实就两句话:辅助生殖技术不会增加总体乳腺癌和子宫体癌发病风险,但是,它真的会增加原位乳腺癌和卵巢癌(无论卵巢浸润肿瘤或卵巢交界瘤)发病风险


难道就没有点峰回路转?这样不响应国家政策,以后我大中国的建设靠谁来搬砖、搅混凝土?广大大龄中年剩女已在瑟瑟发抖,准备试管二胎的大姐也举起了刀……


有有有!研究者也表示了,这项研究覆盖了英国大量接受过辅助治疗的女性,达到25.6万,平均随访年限也长达8.8年,结果自然更有代表性,但造成这样结论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由于这项研究并没有设立不孕不育且未进行辅助生殖治疗的对照组,因而,卵巢癌风险的上升,除了可能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介入,更可能是这类女性本身具有卵巢疾病特征,增加了患癌风险。当然,也不排除存在监测偏倚和治疗影响,未来仍需要对这类人群进行持续监测。


所以,别想太多,该生还得生,至少生娃降低乳腺癌风险,是早就公认的咯(强行安慰)。


想要原文献,可以文末给界哥留言哦!


参考文献:

Carrie L Williams, Michael E Jones, Anthony J Swerdlow,et al. Risks of ovarian, breast, and corpus uteri cancer in women treated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in Great Britain, 1991-2010: data linkage study including 2.2 million person years of observation. BMJ. doi: 10.1136/bmj.k2644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