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李商隐的这首《安定城楼》,不能说完全像杜甫,但中间有受杜甫影响的痕迹,这是可以清楚地看到的。先说诗的题目,“安定”是一个郡城的名字,在泾州,唐朝的时候,泾州的安定城是被泾原节度使控制的,这个地方在现在的甘肃省。李商隐为什么到泾原这个地方来了呢?因为他的岳父王茂元做了泾原节度使。 李商隐考中进士以后,跟王茂元的女儿结了婚。他考中进士的当年就写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那首长诗,把宦官、宰相、节度使、将军都骂到了,所以他第二年参加“释褐”的考试就落第了。这时,以前欣赏他、提拔他、给他做过宣传的令狐楚已经死去。因为他跟王茂元的女儿结了婚,所以有人就认为李商隐在令狐楚死后,又倚赖了一个新的比较显达的官员,而这个人跟令狐楚是站在敌对面的。 可是,我们从李商隐以后的经历来看,他对于牛、李的党争并没有成见,他的朋友里边,属于牛党、李党的都有,如果这个人本身不错,李商隐就跟他交往。像刘蕡,他得罪了宦官,被贬官后死在贬谪的地方了,当时很多人都不敢哭祭他,而李商隐就吊祭了刘蕡。李商隐看中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他真的觉得刘蕡这个人很好。所以李商隐跟王茂元的女儿结婚,不见得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那种情形。 参加“释褐”的考试落第后,无所归往的李商隐就到他岳父那里去了,所以他来到了泾原。当时,李商隐是以一个没有职业的寄人篱下的身份,来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下。我们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王茂元不止一个女儿,他有好几个女儿。而按照当时一般世俗的习惯,要“比女婿”,女婿跟女婿之间争斗,如果哪个女婿不如人,那是很羞耻的。所以,当时李商隐的心情是很不好的,他就写了《安定城楼》这首诗。 我读经典 解读《安定城楼》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