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属于中医急重症的是:痿证(2013年)。 2.整体观念指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点。 4.证,又称证候,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5.辨证施护分为辨证和施护两部分。 6.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诊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7.施护: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遵循辨证的理论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护理疾病的过程,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 8.辨证施护强调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予相应的护理。 9.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的相互对立;②阴阳的相互依存;③阴阳的相互消长;④阴阳的相互转化。 11.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12.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相生”规律 13.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相克”规律。 1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15.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五行中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6.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7.制化:有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指把相生、相克联系在一起而言。 18.乘侮: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19.相乘:意为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相侮:就是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20.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 21.象,是指脏腑显现于外的生理表现和病理现象。 22.脏藏于内,象呈于外,故称藏象。 23.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24.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25.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6.脏的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27.奇恒之腑,既有异于五脏,又有别于六腑,虽有类似五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但形态位置与五脏迥异。 28.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29.脏腑的功能活动也为精、气、血、津液的生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30.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体现。 来源 护士家园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