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中医,必先了解五行基础!金木水火土,蕴含中医大道理

 新用户14488375 2022-11-01 发布于广西

提起五行,大家都会想到“金木水火土”,但你知不知道,五行与我们中医密切相关!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影响着中医学、农牧、占卜等方面。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按照其生克顺序,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所谓“五”,就是这五种物质;所谓“行”,则是它们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2000多年来,中国人通过它沉思宇宙,观察自然,认识社会并领悟人生,五行学说俨然已成为一种永恒不变的信仰。而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多被后人合称为“五行阴阳学说”。

古人通过五行、阴阳的属性和特点,来定义自然界的事物,利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推演自然的变化、人与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体脏腑之间的关系及运行规律。

而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理论,则更侧重于研究人体脏腑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平衡关系,就比如,中医对脏腑的认识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以心为主导的平衡关系。

因此学习五行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建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行的特性

《黄帝内经》:“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木、火、土、金、水均具有各自的特性,并对此进行抽象的类比、演绎、分析和归纳,逐渐形成关于五行特性的理性和抽象认识。

文章图片1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所谓“曲直”,是以树干曲曲直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生发姿态,来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的范畴。

文章图片2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所谓“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征。因此,凡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的范畴。

文章图片3

【土的特性】“土爱稼穑”。“稼”指播种,“穑”指收获。所谓“稼穑”,指土地可供人们播种和收获农作物。延伸而言,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土”的范畴。

文章图片4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指顺从、服从的意思,“革”指革除、改革的意思。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引申为肃杀、潜降、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的范畴。

文章图片5

【水的特性】“水日润下”。所谓“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水”的范畴。

文章图片6

由此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中的五行特性虽然来源于对木、火、土、金、水五者的具体观察,但古人已将其运用于对一切事物五行属性的总概括,它早已超脱了其各自意义的本身,而具有更为广泛的涵义。

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五行相生

所谓“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古人注意到自然界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一事物往往紧接着另一事物出现,或一事物常常受到另一事物的促进等。于是,他们将其归纳提炼为五行相生。

正如一年之中,对应于五行的春、夏、长夏、秋、冬依次出现,生物在一年中生、长、化收藏等变化,都体现着相生的关系,这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

五行相克

所谓“克”,即抑制、制约、约束和削弱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和制约的关系,又称“相胜”。

古人在注意到相生关系的同时又发现,一个事物往往受到另一事物的抑制和约束,于是,他们将其归纳提炼为五行相克。

文章图片7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记载:“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正是由于这类机制的存在,自然界才得以生机蓬勃,又不至于亢而为害。

五行制化

“制”,指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指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可能在正常协调范围内发展和变化。其主要内容即生中有制、制中有生。

五行相乘与相侮

五行相乘与相侮实际上是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其在自然界属异常现象,在机体属病理状态。

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其次序与相克、相乘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五行在中医方面的应用

五行相乘与相侮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将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根据五行学说,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分别对应五行中木、火、土、金、水的属性。五行和五脏之间的关系为:依次相生,隔一为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文章图片8

依照这一理论,如果人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机体的某个局部出了问题,而是五脏六腑之间失去了平衡。

比如木生火,当火属性的心脏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调理木属性的肝脏来帮助心脏恢复健康。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肝的疏泄升发也有助于心阳的旺盛。此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就能强化心主神志的功能,使得血气和顺,心情舒畅。

如果你对养生、中医有兴趣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中医

如果你想改善自己与家人的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