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觉得我国水墨山水画漂亮极了,为什么在国际上并无极高的地位?

 昵称37023987 2018-07-18

中国一贯的低调收敛之风在中国画有极好的体现,但与外国人开放热情的风格则显得格格不入。

(毕加索临摹的中国画)

毕加索作为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他却对张大千这么说:“真的!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首先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于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的黑种人有艺术,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无艺术。所以我最莫名其妙的事,就是何以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东方人要到巴黎来学艺术?”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无数西式绘画,但到了晚年,却迷上了中国画,并将之奉为艺术的巅峰。

(毕加索临摹的中国画)

我们姑且认为毕加索只是个特例,不足以代表全部的西方人,在缺少普遍的西方人认知,中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便无法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引起共鸣。

毕竟艺术仅仅是全人类经济活动的调味品而已。

以今日东西方的风格看,西方人在感观上给人一种很热烈、很主动、很爽快的印象,在他们的生活中,色彩是明亮的,音乐是动感的,事物是新鲜的,当然与之相匹配的绘画自然也应该是鲜艳明亮丰富的,这大概也是今日西方绘画的风格。

而我们的中国文化呢?

毛笔字可以称之为书法,绘画以水墨为主体,满招损谦受益,一幅画画一角留一角那才叫经典,但这些似乎和西方的主流是刚好相反的,反的有些特例了。

就像中国文化一样,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是新奇的,他们大多时候看的是热闹和精彩,并没办法深层次去体会。

而我们呢,从小浸浴在五千年的故事与文化之下,天生的就具备感受中国一切的能力,那份中国画的黑白灰,看的是行云流水与大、空、虚无缥缈的境界,留一片白让人无尽思索在其内。

这些,显然对于大部分对中国一窍不通的西方人来说,绝对是硬伤,要理解实在太难了。但让我们去理解西式艺术却并不一定很难,那种视觉上色彩的冲击和听觉上动静之间的震撼以及感觉上起伏不定的感受,是人类感知外界的基本能力。

这或许就是东西方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和认知,导致不对等的艺术成就。

文/圭海四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