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碑帖,学习小篆的朋友须得了解

 singer0852 2018-07-19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学习篆书要从小篆人手,有了小篆的功底,再去学习大篆或甲骨文,就能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在篆书发展史上,虽然有《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这样的大篆杰作,但这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去学习、去吸收创造的事了。所以,笔者此处介绍的是几种主要的小篆经典碑帖。

一、秦《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

《泰山刻石》立于公元前219年,传为秦相李斯所书。据《史记》记载,除《泰山刻石》之外,其时还有《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其中,《泰山刻石》今存泰山脚下的岱庙,《琅琊台刻石》残石今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余原石皆不存。

《泰山刻石》的字体修长,用笔一丝不苟,点画严谨匀整,道丽圆健,结构端正大方,中正匀称;而《琅琊台刻石》和其相比,似乎行笔的弧度略大,字形的姿态更加婉转优美,可惜此石残损过甚,难以窥其全貌。但这两件刻石保存了秦代小篆的原貌,是我们学习小篆、研究小篆的重要依据。

二、汉《袁安碑》、《袁敞碑》

《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92)刻。碑高约153em,宽约74cm。篆书十行,每行十六字。碑穿在第五、六行中问,为汉碑中仅见。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人移置河南偃师县城南30里的辛村东牛王庙中作供案。因字在下面,无人知为碑刻。直到1929年才发现,现存偃师县。

《袁敞碑》全称《汉司徒袁敞碑》,形制大小与《袁安碑》相仿。1923年春在河南偃师县出土。1925年为罗振玉购得,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两碑的篆法如出一辙,笔致苍涩有力(《袁敞碑》点画较为光洁),结体修长而有宽博之势,盘曲生动,与一些汉碑额的篆法也颇相通,尽显汉篆气象。这两块碑是我们学习汉篆,进入小篆书体堂奥的绝佳范本。

三、李阳冰《城隍庙记》

李阳冰(生卒不详),字少温,唐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晚年官至将作少监,人称“李监”。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尤擅篆书。宋陈思《书小史》称他“变化开阖,龙蛇盘踞,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

《城隍庙记》,唐乾元二年(759)李阳冰书。原碑在浙江省缙云县城隍庙,后佚失。现存碑石为北宋宣和五年(1123)吴延年重刻。小篆八行,每行16字。从点画来看,《城隍庙记》比《峄山刻石》更加瘦劲。其笔势圆融流畅,点画飞动婉丽,形同玉箸(筷子),故后世有“玉箸篆”之称。其结构修长舒展,疏密有致。唐代书论家孙过庭《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城隍庙记》可谓深得“婉”、“通”之旨。

四、“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原为秦始皇时所立,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原石在唐代被野火焚毁,后只有摹本传世。宋代文人郑文宝利用著名的文字学家徐铉所藏摹本刊刻上石,有多种翻刻本。郑文宝重刻本原石,圆首方座,通高218cm,宽84cm,两面刻文。原石现存西安碑林。其书笔画粗细划一,字体大小均等,显得平匀整齐,虽说是依据摹本而来,但显然是打上了以李阳冰等为代表的唐宋小篆的烙印,与秦代小篆的书写风格不尽相似。现存《峄山刻石》虽是摹刻本,但其文句及文字结构和原作无异,故仍可为辨识秦篆作一佐证。从书法的角度看,它介于秦篆和李阳冰一系篆书之间而更近于李,点画细瘦婉通,结构平正匀称,颇有几分“设计”美感,是以在中国美院的小篆创作中始终有这一路带有“装饰”或“设计”意味的作品。

五、邓石如《自氏草堂记》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因避嘉庆皇帝仁宗讳,改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书法兼工篆、隶、真、草四体,尤以篆书成就最高,是清代中叶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极富创造精神的书法篆刻艺术大师。

《白氏草堂记》为六条屏,正文12行91字,是其去世前一年的作品。现为日本福本雅一个人收藏。此作以羊毫书于生宣纸上,点画紧涩厚重,结构宛若天成,气势雄浑苍茫,已臻化境。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完白山人之得处在以隶笔作篆,或者疑其破坏古法,不知商、周用刀简,故籀法多尖,后用漆书,故头尾皆圆,汉后用毫,便成方笔,多方矫揉,佐以烧毫,而为瘦健之少温书,何若从容自在,以隶笔为汉篆乎?”康氏一语中的,道出了邓篆笔法的奥秘。从此作看,作者娴熟地使腕调锋,务求笔笔中锋,其行笔杀纸而人,弹锋而出,善用提按,笔笔铺而笔笔复聚,所以点画浑厚无比。其结构,方圆兼施,妙见疏密,从而形成了疏宕与坚实、空灵与雄厚的强烈对比,令人感觉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风神。其章法,相互就让,上下管领,彼此呼应,递相映带,对比强烈,体现了引人人胜的空间美。

六、吴熙载《宋武帝与臧焘敕》

吴熙载(1799一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又字让之、攘之,自号让翁、晚学居士等。江苏仪征人。书论家包世臣弟子,为邓石如再传弟子。其篆书及篆刻皆能传邓氏衣钵而自出新意,为“邓派”艺术最有影响的传人。

《宋武帝与臧焘敕》为四条屏,正文12行114字。原作现藏日本。此作章法、结构严谨整齐,气息静穆浑厚,清刚绝俗。用笔浑融清健,笔势方圆互参,转折自然流畅,方而更见精神,圆则更见柔韧;运笔迅疾,纵横无碍而一气贯通,点画常见毛涩,收笔自然随意,不刻意追求尖利,而天然浑成,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艺术素养。与邓氏相比,吴篆虽出于邓篆,但能别开新面:吴以细腻清劲、柔韧婉转见长,将邓篆中原有的飘逸灵动发挥到了极致,有“吴带当风”之美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