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96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7-19

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劳盗汗

   下面看第九条(三类条文)
《金匮要略》“9.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提要]说,这是论述虚劳盗汗的脉象。

“虚弱细微者”- 又是极虚脉的表现,还是没有离开脉象的总纲极虚脉的范围,它这种脉象,标志这病人是阴阳、气血皆虚。
   我们学《中医基础》自汗、盗汗病机为“气虚自汗,阴血盗汗”,而这里张仲景认为对于大家已经明了的常识则省略,而详于特殊,这个盗汗属于阴阳、气血俱虚。所以,这个脉象是属于极虚的范畴,叫做“虚弱细微”,也提到了阳气不固,阴虚不守,所以,就发生了盗汗。

   在[按语]里面请大家注意,它提示了一下,什么方能治疗这样的盗汗,本条盗汗属于阴阳、气血皆虚。
   治方可以用第8条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所以,它排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后,第八条讲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第九条讲这种盗汗怎么治,就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小品方》中它的方名,不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叫做“二加龙骨牡蛎汤”就是这个方子。

   如果属于阴虚火旺的盗汗,脉见浮数或弦细,症见舌红、心烦者,则可以用当归六黄汤治疗,这个方剂的组成和加减是《兰室秘藏》的方,当归、黄芪、黄芩、黄连、黄柏、生地、熟地正好是六黄,这就叫做“当归六黄汤”。

   当归六黄汤本身就是一个滋阴降火的方,如果说,如果为了止汗,就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等,投麻黄根的时候不要把麻黄混进去,要不然,你说你是发汗,还是止汗啊,有时候抓药的人,他搞混了,或者是抓的不细,结果你要麻黄根一两,他一下抓进去,掺一点麻黄,这止汗就受影响,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搞清楚。
   再有一个就是煅牡蛎,加进去帮助止汗,特别是阴虚的情况,尤其是女患者的更年期的这种出汗,止汗如果总也没有效果的话,希望加上黄精30克,这在止汗效果上,立刻就不一样的了。

   如果有潮热的,就加象秦艽、白薇、银柴胡,这类药,是在我们讲养阴药的范围里面,也是养阴、清血热的药。白薇是张仲景在《金匮》里出现的,在《妇科三篇》里,竹皮大丸提到的,秦艽,我们学时方有秦艽鳖甲汤,所以这个加减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阴虚明显的话,我刚才提到了黄精,加麦冬、加五味子,这样都有利于止汗。
   这是关于阴阳、气血俱虚的这种盗汗,在方上提了一个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也可以用当归六黄汤加止汗药,或者加滋阴药,这个仅供参考。

   [选注]请大家看一下尤在泾的《心典》,他说“平人,不病之人也,脉虚弱细微,则阴阳俱不足矣,阳不足者不能固,阴不足者不能守,是其人必善盗汗”,刚才我们说“平人”脉病而形不病,那是虚劳的标志,现在告诉你,他盗汗,你看着他象个“平人”,但是,脉已病,属于虚劳范畴,要引起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