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卷 第二回 第九节(上):成王败寇,你赢了你说了算

 karlinms 2021-03-02

原文:

子兴见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

雨村道:“正是这意.你还不知,我自革职以来,这两年遍游各省,也曾遇见两个异样孩子.所以,方才你一说这宝玉,我就猜着了八九亦是这一派人物.不用远说,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你可知么?"子兴道:“谁人不知!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便在下也和他家来往非止一日了。”

 

端木见解:

贾雨村有什么见识呢?首先,他说了“劫”“运”之辩;这是一对矛盾。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尧舜禹共16个牛人,算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而成就一番伟业;蚩尤、共工等10位,算是天时不利,“运去英雄不自由”,所以天地反覆了。顺便讥讽了一下当朝:“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只不过是因为:“太平无为之世”罢了。真有事的时候,你们狗屁不是。不是吗?

其次,贾雨村运用矛盾论,分析了底层一般人的发展过程,正邪两个方面,正气哪里来的?“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好人难得被用,“漫无所归”了。邪气呢?坏人都在干嘛?“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社会不就是这样吗?——“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一副龙争虎斗,厮杀搏斗的场面,是不是展现在大家面前?

然后他的大批判开始了,这段是最精彩的地方,最具有颠覆创新的地方。大家注意看啦。“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为什么?在上的人,要装的完美无缺,全部是“仁人君子”。你有缺点,怎么能在上呢?在下呢,那些人,必须是大恶大凶,即便你不是,也必须是。说你是,你就必须是。仁人君子与大凶大恶的区别,不过是你在上,还是在下的问题。

“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你在劳动人民中间,你就聪明灵秀之气尽显;让你高高在上,称王称霸,你自然就会变得“乖僻邪谬不近人情”,这就是权力腐蚀人性。深刻的道理啊。

“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

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注意这里连续用了三个“生于”,出生在哪里,环境是什么样,公候富贵,还是诗书清贫,还是薄祚寒门,才是一个人最终变成什么样的根本原因,决定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外因决定内因,社会环境决定人,存在决定意识。这是石破天惊的见识啊。是贾雨村的吗?贾雨村这个时候是老曹借他的嘴发飙啊。

注意这里的最后一个“薄祚寒门”,其实就是作者啊,此处表达了作者“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不屈不挠,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的意志和决心,非常之大。为什么我这么判断?大家看后面那一串人名,“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共27个,如果王谢二族算两个的话,就有28个,这是不是啰嗦啊?为什么作者疯了,搞这么多实例?为什么其他都是人物,独独放一个“王谢二族”?这又是为什么?我不回答了。留给大家,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话题。

贾雨村的结论是:“易地则同”。为什么能相同?因为他们都是:“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之人。虽不能力扛,化为倡优(倡,乐人也。优,谐戏者也。),也要以别样的抗争,表达自己的不屈。

冷子兴果然聪明,一下子就悟出来了: “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

贾雨村也好不含蓄的说:“正是这意”。原来你是什么人,你是谁,不过是事后而定,成功者来定。什么读书识事致知格物悟道参玄,原来都是狗屁。我们永远都是“只以成败论英雄。”你是谁,就看你成功与否,所以,由你来定,也不由你来定。——此处回答第八节的主题。

这样看来,真真假假,还有那么重要吗?虚名还有那么重要吗?

贾雨村的见识,判断,还可以吧?我觉得是石破天惊,震古烁今,你觉得呢?

以上讲的是贾家的,是虚拟的,是现实的反映,是现实的镜像。接下来雨村就要用写实的手法,再说现实的“甄”家。以证所非虚言。真的会是什么样呢?

且听下回分解。

开放问题:既然成王败寇,谁赢了谁说了算。那成败又有什么来定呢?谁来决定你是赢是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