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因病机212--224.

 臭心结 2018-07-20
212.温、暑、火、热的概念有何区别?

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上有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往往温热混称。在温病学中所说的温邪,往往泛指一切温热邪气,连程度上的差别也没有。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可见暑即热邪,只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独见于夏季,指夏季炎热的气候,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其本质皆为阳盛,所以火热也往往混称,一般不需严格区别。但是“火”可以代表人体阳气,谧藏于赃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等作用,是人体的正气,《内经》称为“少火”。只有亢烈之火才成为病邪,《内经》称“壮火”,即今之火邪。

热只是邪气,没有属于人体正气的说法。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一般地说,热多属于外感,火则常由内生,但这一点不是绝对的,也有内热和五气化火的说法。

213.如果说火邪常由内生,那么如何理解“五气化火”之说?

这个问题,应从概率的角度理解,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火邪是由内生的,但在某些情况下,火邪也可以由外感而来,不过这种“火邪”,我们多称之为“热邪”。这与“五气化火”并不矛盾,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邪,我们称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等邪并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火,需要有人体阳气亢盛或阴分不足的条件,就是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人体内才能转化,可见从表面现象来看,“五气化火”是由外感而来,实质上仍由内生。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就是这个意思。各种内外因素,导致机体机能亢进,呈见阳气有余的表现,这就是火邪,所以说火邪常由内生。

214.为什么说“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喜怒由五脏产生,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当喜怒不节的情况下,则反伤其脏,故曰“喜怒不节则伤脏”。

风雨则伤上,风雨为空间漂浮的致病因素,接触人的上部头面。当风雨挟有虚邪,又遇人体正气虚的情况下,首先伤人的上部,故曰“风雨则伤上”。

清湿,即寒湿,为地面沉着的致病因素,接触人的下部足胫。当清湿挟有虚邪,又遇人体正气虚条件下,首先伤人的下部,故曰“清湿则伤下”。

215.什么是“壮火”、“少火”、“君火”及“相火”?

古人以火的概念来阐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物氧化,这是十分生动形象的。火能生热,是阳气的形象和化身,阳气虽不可见,但可以通过火热而察知。人体内也在进行燃烧,只不过是在37℃左右的常温下缓慢地进行而已。活人有体温,死人就冰冷,所以古人认为阳气存则生,阳气散则死。但阳气又不是孤立的,它不能脱离阴精而存在,就像火不能脱离燃料而存在一样。阳气亢盛了,就消耗过多的阴精,也就是说机能亢进了,代谢水平便提高了,产热也增多了,这样消耗太多,来不及补充,机能亢进也不会持久,必然导致衰竭。这种有害于人体的亢盛的阳气就叫“壮火”,所以《内经》说“壮火食气”。反之,正常的阳气,在阴精消耗的同时,能使之不断得到补充。也就是正常的机能活动,虽然也消耗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但又能产生新的营养物质,不断补充消耗,这样维持动态平衡,而不衰竭。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就叫“少火”,所以《内经》说“少火生气”。可见少火是正气,而壮火是邪气,也称火邪或热邪。

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发挥了《内经》这一论点,发展了物质和机能对立统一的观点,创立了“相火论”。明代张景岳继《难经》之命门说,提出了“命门火”的概念,发挥了火的生理作用。这样《内经》中关于“君火”和“相火”的概念就逐渐明确起来了。

《内经》中把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少火,又可分为“君火”和“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基本上是指六气中的火。后世将此概念明确为“君火”是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也叫“命门火”,或称“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君火”单指正气而言,若过旺时便是“心火亢盛”,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方面,过旺时叫“相火妄动”。“心火亢盛”和“相火妄动”都属于“壮火”。

216.天人虚实关系与发病与否有什么关联?

经文中仅提出,“两虚相得”而发病;“两实相逢”而不发病。作为天人虚实相遇关系不限此两种,当有四种关系,如下图。(图略)

天人虚实相遇,能否发病,取决于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病因)和人体中是否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正气虚),以及两个方面的矛盾情况。

第①种情况,天虚、人虚相遇,发病。在这一矛盾关系中,既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又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必病。正如经文所说:“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第②种情况,天实、人实相遇,不病。在这一矛盾关系中,既不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又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正如经文所说:“两实相逢,众人内坚。”

第③种情况,天虚、人实,在这一矛盾关系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不病。因为虽然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但是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人体抵抗力强,故不发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二,可病。虽然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但是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当外邪过盛,超过人体抗病能力时,亦可发病,如流感、SARS等。即辩证法所说“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

第④种情况,天实、人虚,在这一矛盾关系中,亦可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不病。虽然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但是不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因此不会发生由外因引起的疾病。其二,可以发病。虽然不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无病因),但是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当人体正气虚损到一定程度,不能适应外部环境时,亦可得病,但病属于微病。

217.外邪伤人的规律是什么?

外邪伤人的顺序是皮毛→络脉→经脉→输脉→冲脉→肠胃。虽然《内经》各篇对人体层次划分不一,但总体说,皮毛先受邪,逐渐向里入深。其总体规律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1)邪在皮肤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皮肤,症见“淅然,皮肤痛”。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皮肤缓则腠理开”,外来邪气乘虚而入。邪气以风寒最为多见,寒主收引,故皮肤收而毛发立,症见恶寒(淅然)、无汗等。寒性凝滞,可致气血运行不畅,症见皮肤痛等表证。

(2)邪在络脉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络脉,症见“痛在肌肉,其病时痛时息”(据《甲乙》改)。病邪由皮毛入络脉,络脉阻滞,故肌肉疼痛,邪欲去络入经,故时痛时息。

(3)邪在经脉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经脉,症见“洒淅喜惊”。邪还在表(如太阳经),卫气被伤,故洒淅恶寒,经气连脏,神气被扰,故有时喜惊。

(4)邪在输脉的病机及证候:邪在输脉,症见四肢关节疼痛,腰脊强硬。足太阳膀胱经脉“挟脊抵腰中”,故见腰脊强硬不舒。邪在手足三阴三阳之经,太阳膀胱经脉“挟脊抵腰中”,故见腰脊强硬不舒。邪在手足三阴三阳之经,六经之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故四肢关节疼痛。

(5)邪在伏冲之脉的症状与病机:邪在伏冲,症见身体沉重疼痛。冲为十二经之海,邪伏冲脉,可影响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又冲为血海,血行受阻,血不养形,故见身痛体重。

(6)邪在肠胃的症状与病机:邪在肠胃,根据寒、热之因不同,其症可分为二类:一为寒邪为患,症见腹胀、肠鸣、飧泄。邪居肠胃,运化、传导失常,谷气不行,故腹胀。寒邪与肠中水气相击而肠鸣。胃肠之病及脾,运化失司,水谷不分,故见飧泄。二为热邪为患,症见溏出糜。热居肠中,腐败水谷,热伤胃肠,湿热下注,故见泻下恶臭糜烂之物。若日久不愈,正不胜邪,邪气与局部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得行,日积月累,最终形成有形之积,使病邪缠绵难愈。

218.夏季感冒是否叫伤暑?伤暑与中暑有何不同?

暑为夏季主气,一般地说,夏季外感多见伤暑、中暑、暑湿等病证。但是夏季也可见风、寒、湿等邪气,而感冒则是一种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疾患,症见恶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或咳嗽等表证,虽可兼挟暑、热、湿等邪气,但与伤暑是不同的。伤暑基本上无表证,所以夏季感冒不叫伤暑。中医辨证是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的,时令季节只供参考,不可拘泥于《内经》“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之说。

《时病论》有“冒暑”之说,症见头晕、寒热、汗出、咳嗽等,与感冒相似,实质上是暑湿邪气上犯于肺,较伤暑之证稍微轻浅。其实无心烦口渴即非暑病,况又恶寒,实际上是夏月感冒。

伤暑之称,在温病中,似以取其伤于暑邪之意,通指一切暑病。为避免概念混乱,讲义所说的伤暑证,是指暑伤气津,症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气短、乏力、小便短赤等,此乃阳明气分之证,并无卫分表证。《时病论》所说的伤暑,初则寒热无汗,似有表证,实乃湿邪困表之故。伤暑与中暑虽同为伤于暑邪,但不只是轻重的不同,在病机上也有根本的区别。

一般说伤暑较轻,中暑之所以为重,在于暑邪卒中人体,内窜心包,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喘喝汗出。若身热厥冷,便称“暑厥”(属热厥)。亦有轻者,但见头晕恶心、胸闷呕吐等症,这是中暑前兆,由于暑湿秽浊,内阻气机,也较伤暑为重。至于气津暴脱之证,可由伤暑和中暑发展而来,其危重程度,不言而喻。

总之,伤暑和中暑之根本区别在于:一为暑伤津气,一为暑窜心包;一个来势缓,一个发病急。

219.积证的成因、病机与类型是什么?

成因:“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说明寒邪是积形成的外因。其发生不同类型积证的内因,尚有“卒然多饮食”、“起居不节、用力过度”,以及“内伤忧怒”。

类型与病机:根据积的类型不同,其病机各异。大体有三:其一,人腹的寒气凝聚津液,寒气使肠外的汁沫迫聚,日久成积。其二,入腹的寒气与出血凝聚而成积。其三,气滞血瘀,遇寒气加重凝血而成积。详见下图:(图略)综上可知,积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一旦形成,缠绵难愈。因此临床治疗当以温阳、活血、行气、化津之法。

220.为什么说“气有余便是火”?

气是一种能激发和推动脏腑机能活动的精微物质,它的存在是通过机能活动表现出来的,所以有时候指机能活动。当人体机能亢进时,由于代谢水平提高,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同时对人体会产生损害性的消耗,这种热,古人以“火”来形容,所以说“气有余便是火”,这个火是指壮火或叫火邪。因阳气有温煦作用,阳气有余,温热太过而成火,这是必然之理。例如有的运动员在接受大运动量训练时最初的一段时间,往往血压升高,出现头痛、失眠、心烦等症,甚至有的口舌生疮、尿短赤,中医辨证即认为是心肝火旺。再如考试前夕,由于紧张地复习功课,往往也会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急躁等症,这也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这些都是“气有余便是火”的实例。原因都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以致机能亢进,用中医术语说就是气旺而生火或气郁而化火。

221.消瘅的病因有哪些?

《内经》论消瘅的病因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五脏柔弱:《灵枢·五变》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指出五脏之脉微小为消瘅。所谓“五脏柔弱”、“五脏脉微小”,都表明五脏的精血虚衰,津液亏乏。张志聪《灵枢集注》说:“盖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皆柔弱,则津液竭而善病消瘅矣。”

(2)肥甘太过:《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消瘅……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由于“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肥甘过度生内热,内热则灼津,故可发生消渴。

(3)内热炽盛:《素问·气厥论》指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灵枢·师传》又指出“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县心善饥”。凡内热炽盛,内则消灼津液,外则消灼肌肉,所以张从正提出“三消当从火断”。

(4)脏气虚寒:《素问·气厥论》云:“心移寒于肺,肺消。”张景岳《类经》释:“心移寒于肺者,君火之衰耳。心火不足则不能温养肺金,肺气不温则不能行化津液。”《轩岐救正论·消证》所谓“老人阳虚……寒消肺肾,金水衰竭之病”,即属此类。

222.饮食、劳逸不当为什么会致病?

饮食、劳逸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但是处理不当反而有害人体健康,这就是辩证法。古人说“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反为殃,与其病后才加药,熟若事先能自防”,即是经验之谈。

饮食致病的原因不外三种情况:

(1)饮食不节,饥饱无度。饮食太过和不及都会伤及脾胃,造成食积停滞,继之产生痰饮、湿、热等邪气。若饥渴过久,则断绝气血生化之源,便会产生虚损之证。

(2)饮食不洁。食用腐败有毒食物,不但伤及脾胃,出现恶心、吐泻、腹痛等症,而且扰乱气血,使人中毒,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饮食偏嗜。嗜好太过,可能导致营养不全,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而且可能伤及脾胃以外的其他脏腑。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可能伤及脾胃以外的其他脏腑。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酸碱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可出现许多症状。如酸中毒可出现乏力、麻木、迟钝,甚至嗜睡等,这些恰恰符合中医肝脾两脏的证候。高血钠也可导致水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心悸亢进等等。

劳逸不当致病不外两种情况:

(1)劳则气耗,逸则气滞,皆伤脾胃。过劳伤气,脾气不足则纳呆、食少、神疲、乏力。逸则气滞,饮食不消,则脘腹闷胀或疼痛。

(2)房劳伤肾。肾精不足,肾气亦亏,可见腰酸膝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绵绵等。用现代医学来解释,性生活也是一种应激状态,是一种高度兴奋和紧张的活动,太过了,必然造成过度消耗而扰乱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也能损害健康。

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指出了劳伤致病的几种情况,基本上符合实际,说明了五劳不只伤及脾、肾,也可伤及五脏而致病。

223.食积有何临床特点?

食积为病可概括为三大特点:

(1)食伤脾胃。症见厌食、呕吐酸腐、脘腹胀痛、泄泻或便秘。

(2)食积化热。症见便秘头痛、腹满心烦、痔疮下血、手足心热、腹部发热、颧红潮热。

(3)助湿生痰化热。症见舌苔垢腻、或黄或灰、口臭痰多、脉滑或数、或生疮疡。

224.自汗、大汗、盗汗、战汗、半身汗,其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出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现象,由于病因病机不同,因而临床表现也不同。

(1)自汗:是指不因过劳、衣厚或发热等原因而自行汗出,或稍一活动则汗出较多的病理现象。自汗有气虚自汗、阳虚自汗两种。气虚自汗常见到汗出较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表现。而阳虚自汗除上述气虚自汗表现外,尚可见到身寒肢冷,四末不温的阳虚寒象。自汗是因卫气虚弱,阳气不足,肌表不固,营阴外泄所致。

(2)盗汗:是指睡后则见汗出,醒后汗止的一种病理现象。常伴有五心烦热,口咽干燥,骨蒸潮热等阴虚发热的表现。盗汗的产生,是由阴虚不能敛阳,睡后卫阳行于内,阳不入于阴而迫津外泄所致。人人睡则卫气行于阴,使体表之阳气减少,又卫气行于阴,加重阴虚阳盛,迫津外泄故睡则汗出。

(3)大汗:大汗即大量出汗之意。主要见于下列三种情况:

①阳明热盛,里热蒸腾,迫津外泄,故大汗出,常兼见大热、大渴、脉洪大等表现。

②亡阳之时,阳气亡失,阴液随之外泄,液随气脱,津随气泄,故见到冷汗淋漓而清稀、肌肤凉、精神萎靡等亡阳表现。

③亡阴之时亦可见到汗出较多而黏腻、四肢温、肌肤热、口渴目陷等表现。亡阴亡阳之汗出都是危重证候,一方面原发病危重,又加之阴津大量外泄,更加重了病情。

此外,还有一种漏汗。属于治疗不当,汗不得法,以至汗出如漏。这是由于发汗太过,卫阳之气被伤,腠理开泄,不能卫外为固,故汗出不止。

(4)战汗:多见于温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为突然全身寒战,甚则肢冷脉伏,几经挣扎,继之全身透出大汗。战汗表示正气尚盛,与邪力争,拒邪于体外,邪随汗解。表现为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安。也有一汗不解,需要再汗而解的。如战汗后病仍不解的,表现为烦躁不安,脉来急促者,则是正不胜邪之危候。

(5)半身汗:即半侧肢体出汗,或见于右,或见于左,或上半身,或下半身,有的仅半侧脸出汗。正如《内经》所言:“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半身出汗常是中风先兆或中风的表现。其病理机制是由于风痰湿邪阻滞经络,气血周流不畅,或气虚不能固密而半侧汗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