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堂│王厚祥:如何学好狂草《古诗四帖》(9)

 陇上撷英斋 2018-07-21

 

2.创作

 

经过对《古诗四帖》的深入临写之后,就要进入应用创作。如何把所学字帖上的东西应用到创作中去,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①照搬字帖上的原字。经过精临原帖,对帖上的每一个字都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创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帖上的原字应用到所创作的作品中去。创作时,如发现所写内容有与《古诗四帖》中相同的字,就要把帖上的字照搬上去,写得越像越好。然后,接下来的字尽量按照这样的感觉去写,能延续几个就延续几个。这样如一幅20字的作品写下来,其中有三四个是原帖上的字,还有六七个是带有《古诗四帖》元素的字,通篇就会有《古诗四帖》的感觉了。

“北”、“阙”、“云”、“霞”四字帖上都有,可照搬上去,尽可能写像。“掩”和“曙”二字左偏旁帖中也有,也可用上。“彤”字与其他没有的部位跟着感觉写下来

②应用原帖的笔法。除字形之外,笔法是反映碑帖面貌的又一重要因素。通过临帖,对《古诗四帖》的笔法做到能熟练运用。在应用创作中,尝试所有书写都努力应用原帖写法,这样创作出的作品与《古诗四帖》的感觉会又靠近一步。

 

③表现原帖的个性。临帖不能很好地与创作结合,其原因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要抓住原帖的个性。我们要努力去发现别人没能发现的东西,这个别人没能发现的东西,实际上应该是我们最需要抓住的东西。个性怎么抓?在创作时,可以先将要写的内容写一遍,找出与《古诗四帖》相同的字,然后与帖上的字对比,努力找出它们的不同,包括字形、字势、结构,甚至构成部件间的一点大小变化、位置错落,一个笔画的长短不同、取势不同都不要放过。因为这一点差异往往正是张旭的高明之处,可能正是《古诗四帖》的个性特征。许多人通常的做法是学帖到大概齐、基本像,甚至把帖上与自己写法不同的东西视作古人没有写好,认为王羲之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进而丢掉不学,或“改而正之”。如此一来,原帖经典就这么一点高明之处、这么点个性,却被我们无情地抛弃了。为什么有些学书者帖没少临、古人没少学,最后写出的字还是他自己?原因就在这里。

这里主要演示了一下笔法,右图较好地尊重了原帖的笔法,而左图的字虽然也不错,但其中《古诗四帖》的笔法却不鲜明

④反映原帖的气息。气息是什么?是感觉,是韵味,是格调,是作品通过线条形态、质感、字形、字势、章法、构图所营造出来的艺术氛围,它如同与人交往时感觉到的对方的风度气质。古代书论中所推崇的神采,讲的就是这个内容。写出的字若气息不对头,如同两个面貌相像的两姓旁人,外形虽像内心却迥异。


⑤从相关碑帖中获得启示。首先可从怀素诸帖中汲取营养。怀素是张旭的再传弟子,然而他写出了与张旭风格不同的狂草。从总体上来讲,怀素书法的难度系数不如张旭的高,因此学习张旭先从怀素入手应该是一个捷径。我就是先写了近三年怀素的《自叙帖》之后才开始写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草书从草法和字法上比张旭更加清晰,这样写怀素既可以打开结体找到草书的感觉,又能在草书的法度上有深刻的理解。在怀素的基础上去理解张旭,比直接写张旭和写完了“二王”再写张旭要直接得多,舒畅得多。其次可用“二王”草书强化规范。对于草书来讲,“二王”的草法是根本。如何衡量你写的草书的准确性,“二王”最有权威;如何判断你写的草书是否高古,“二王”是标准。张旭的《古诗四帖》也是从“二王”演化而来。如何把《古诗四帖》中每一个字的草法字法理解得更到位,抓住它的关键点,懂得哪些地方可以变,哪些地方不能变,进而使我们写出的《古诗四帖》不至于通俗化甚至误入歧途,“二王”这一关一定要过。因此,对“二王”的草书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和研究。

(全文完)

王厚祥《任华咏怀素》(178×96厘米) 十届国展优秀奖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