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临床,以意和之——《针灸心法浅谈》体会

  平凡的人 2018-07-21

编者按:为加强同学们的气功科学理论水平,江西中医药大学章文春教授带领气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正在进行暑期读书活动,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庞鹤鸣教授著的《混元整体理论》、《针灸心法浅谈》等书进行深入的学习,以下为2017级研究生杜菁同学的读书体会


杜菁同学

先生的《针灸心法浅谈》中一直强调神意的作用,何谓神?神即主宰人体生命的意识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感觉、情感,神者,生之制也

 

在针灸临床治疗中,都强调用意念来调和,补虚泻实,神归其室虚则补之,满则泻之,迎则随之,以意和之,加意念,加信息,达到效果,这就更加体现神意的重要性,针灸得气用意念催着气至病所,给针灸加上调整气血的平衡、补虚泻实的信息。高明医生扎针以意和之,随应而动,功效便能如影随形。   


 物质世界是起源于气,万物来源于气,万物的周围都是气,气是万物之间联系的中介,如果我们能在针灸治病的过程中,能把原始灵动精纯的混元气给利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场”的重要性,这个“场”里有物质能量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把“气”、“场”、“意识”和针灸技术结合在一起,并能够细心体察针后的气机变化。针灸施治时医生要有神意,针灸要通气,这个气要通过神来调整,通过医生的意识来通它。一名好的医生,即善于用意,扎针,不一定要扎进去,只要意念放进去,效果一样。要让病人信你,治神即治病人的神和自己的神,自己心安神静,气场容易形成,自己的神定住,自己有了坚定的信心,那么治病就好治了。将针灸与神意结合:全部精力贯注于针体中,集中到针尖上,“以心灵贯于针体、针锋,针到而神意充满”,增加体察经脉之气的变化。



通过热敏灸,我们能神奇的发现热感的传导,明显发现气感敏感的病人针灸命门时,热感可以下至脚部,上至头部,针与灸相结合,相得益彰,可以促进经络的传导。而有修炼气功的医师,以意治之,将神意与气相结合,聚气到病室,聚气贯入针体,集聚于针芒应之于手,会之于心。用神去引气,去聚气。分享一个案例,女,因感寒出现呕吐不止,服小柴胡汤加生姜后,呕吐止。第二天,便溏不止,泄下清水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无特殊臭味,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精神欠佳,舌淡,边有齿痕。于是行针刺,取:水分、肓俞、阴交。针刺与神意结合,得气感明显,针刺后,组场进行调理,觉肚脐暖烘烘,热气从脚趾上升至肚脐。针刺一次后,第二天,腹泻消失,大便成型。

通过进一步习读先生的《针灸心法浅谈》,将针灸与气功的临床实践结合,可知:针灸与“气”、“场”、“神意”相结合,疗效显著,“以意和之”,把气功的以意引气、意到气到的功理用于针术,以医者之意通患者之经,从而收到针到病除之的功效。学习的道路很长,因此,我们得继续努力,针灸有“全神养真之旨”和“修真之道”,学会自己去钻研,探索。也要坚持刻苦地去练功,用心去体察,终有一天会有收获。


来源: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