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邪不压正》热映,你们看的是彭于晏的肌肉,吃货看的是老北京的美食

 昵称535749 2018-07-22

李肖肖 · 2018-07-19 16:01 来源:好食记

姜文的《邪不压正》热映,早就被人评为7月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他用极浪漫的手法,展现了一个过去的时代,和一个少年的快意恩仇。看的时候,“国民老公”彭于晏的肌肉和少年感的微笑,飞檐走壁和快意恩仇,还是点燃了无数人的荷尔蒙。

作为资深“原著党”,在被安利了电影的同时,也被安利了原著张北海的《侠隐》。

我虽然没有像姜文一样连夜看完,也是差不多在两天工作之余,废寝忘食看了。

小说并不长。依然如电影般,用缓慢的镜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过去精致的时代。

1《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小说《侠隐》。

张北海,出生于1936年的北平。1949年,13岁的张北海随家人迁往台湾,后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获得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72年定居纽约,在联合国工作了20多年,退休后专事写作。

《侠隐》这篇小说,他从1996年开始写,完成于2000年,其时,他已经64岁。

那时候,长居纽约的他,开始缓慢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说,他细细核对老北京的地图,事无巨细地写到当时的饮食、街道、小巷、落日、宫墙。多年后,姜文第一次见到这部小说,就被里边精准的街道方位打动,他说,小说里的内务部街,也是他从小熟悉的地方。

青年张北海

后来张北海接受采访时说,《侠隐》背景是1936年秋日到1937年暮夏的北平。那会儿,他刚刚出生,自然记不得什么事情,小说全凭资料与稍晚的记忆铺陈。而在他纽约的家中,仅仅关于老北京的书,就有几百本。

人的一辈子,不过是故乡和童年。不管出走多久,不管童年在一个地方多短暂,打下的烙印,却是一辈子也消除不了的。

抗战爆发前的十年,张北海把那时代叫做“金粉十年”——他书中多描写上流社会,这也是他的出身和阶层——他说,对于有钱有闲的人,那是乐园,什么享受都可以。如果是骆驼祥子,那可能并不觉得日子有多好,但最起码安安安稳,算是个清平世界。

张北海写道:“不管日本人什么时候给赶走,北平是再也回不来了……这个古都,这种日子,全要完了……”

 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就好像“侠”的时代已经过去。 

2 有人说,这部书,不能在饿的时候看——当然了,美食部分,在电影里基本略去了。

主人公李天然从回到北平复仇,就开始伴随着老北京的吃食儿。连李天然每顿饭在哪儿吃,吃了什么菜,吃了多少分量,都有详细描述。

 “他就这么走。饿了就找个小馆儿,叫上几十个羊肉饺子,要不就猪肉包子,韭菜盒子。馋了就再找个地儿来碗豆汁儿,牛骨髓油茶。碰见路摊儿上有卖脆枣儿、驴打滚儿、豌豆黄儿、半空儿的  ,也买来吃吃。都是几年没见着的好玩意儿。”


他写吃豆汁儿、炒肝、羊肉包子,吃春饼  ,尤其出现次数多的,是涮羊肉、烤肉、烧饼。

他经常会去吃涮锅  

“天然夹了十来片儿粉红带白的羊肉放在碗里,作料只是点儿酱油,拌了拌,才放上大把葱丝儿和香菜。”

吃完还要下面:

“他捞了小半碗儿面,浇上汤,摞了点儿白菜粉丝冻豆腐。”

冬天里吃烤肉  

“他(李天然)带罗便丞下了院子,站在火盆那儿,教他先用大筷子把葱丝和香菜放在炙子上垫底,再把也羊肉拨到上头,翻了翻,六七成熟,再把碗里的汁儿往上一浇,再又拨弄了两下,烤得肉“滋滋”作响。”

“他还是没在客栈吃饭,在大街上找到一家烤羊肉串  的馆子,要了两串,带点肥的羊肉块,叉在一尺多长,像短剑似的铁串上,外焦里嫩,就着硬面馒头,半斤烧酒,吃了个饱。”

当时吃羊肉应该很流行,李天然一般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是“羊肉饺子”“羊肉包子”,就连上流社会请客吃饭的顺天府,老板也是介绍,“来我这儿吃什么……扣羊头,炖羊被,炸羊蹄,溜羊尾,烤羊肉串,全羊席……”

烧饼夹酱肘子  ,也是李天然的心头好,书中不止出现过一两次:

“趁热……刚出炉!”徐太太院里一声喊,惊动了李天然,他去了饭厅,徐太太已经把切成片儿的酱肘子和一堆火烧摆上了桌,还给他夹了一套。他咬了一大口,火烧还热着,肥的都化了。

  “天开始黑了,徐太太跟巧红,一个在和烫面,一个在弄饼菜,案桌上摆满了碟盘,黄酱、葱丝儿、酱肘丝、熏鸡丝,那些要等吃的时候才炒的,也都洗好切好了,韭黄肉丝、菠菜粉丝,就鸡子儿还没打,火上正熬着一大锅小米儿粥。”

老北京的家常菜是这样的:

 “刘妈给他们准备的是相当地道的除夕菜,猪羊肉冻儿,辣萝卜、酸白菜、肉丁儿炒黄瓜丁儿  ……最后是羊肉饺子。”

他和巧红的情感发展,心灵知己自然不可少,那些放在家常便饭里的情意,也是他看重的,比如专程去给他做馄饨:

“做馄饨,薄皮儿猪肉馅儿,猪骨头汤,葱花,香菜,蛋皮儿,几滴酱油,几滴麻油,再撒点儿胡椒末儿,李天然吃了两大碗二十个,外加一张烙饼。”

除了老北京的吃食儿,还有当时洋派的俄式餐厅,李天然基本上没怎么吃外地菜,唯一一次,写蓝青峰招呼他们的扬州菜:“煮干丝,清炖狮子头,板鸭肴肉,干炸里脊,栗子白菜  ……”

3

就像曹雪芹会细致地写《红楼梦》里的每一顿饭,才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精致;孟元老一部《东京梦华录》,我们知道了大宋朝鼎盛时代开封的美食;张北海细细描述的浪漫气息的北平,也是在这精致的一顿顿饭之间。

如今看来,这些食物依然会勾起我们的馋虫。那些当时属于上流社会的饭食,如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正如他所说,过去那个时代的北平,是再也回不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