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向事情本身 胡希恕“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论断现象学原理初探(四)

 jiezhukuaile 2018-07-23


朝向事情本身

胡希恕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论断现象学原理初探(四)


2018年第九届全国经方论坛暨纪念胡希恕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王宁元


 辨方证是中国古典思维临证之“御”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一个著名命题,但有研究认为,“笛卡儿的错误在于,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异质的。它带来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即灵魂和身体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根本就不存在。无论是灵魂还是身体,都无法单独地加以研究。”“现代社会忽略个人,仅仅考虑人类。它相信‘共相’的客观实在性,将人视为抽象的概念。‘个人’和‘人’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已经导致工业文明犯下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将人标准化。”“在人身上,无法测量的事物远比能够测量的事物更加重要。我们不能接受量的暴政。”   

相对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西方哲学“思”之特点,哲学家王蓉蓉教授提出中国古典思维的“御”的特色。

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说文》曰:御,使马也”。其本义驾驶车马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引申为统治、统率率领治理、控制约束以为己用如:御节,指主掌季节御气,指制御血气洛神赋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指驾驶

笔者理解,这种“御”的含义实际指事情的临场控制把握的动态,也许可以理解为“我御故我在”。

屈原《国殇》诗句霾两轮兮絷四马指的是在激烈的战场驾驭战车冲锋陷阵的状态,即”的一种实写。千乘之御,是一种高度应激状态下的全身灵的临场瞬间反应,眼耳手足身意在乎刹那一念一动之协调,任何理论言语逻辑在此刻都变得苍白无力是车人合一的状态,我御故我在。

胡老所说的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当指这种临场状态,可以理解为御文化的在医学现场的具体行为。此时的辨方证是临证之“御”的最后思维,也是处方前思维,其决定处方。任何一种辨证方法,最后都要落实到一张处方上,而决定处方的最后思维是眼耳鼻舌身意的综合判断,是方证契合度的考量,此刻已无理论阐释与逻辑推导周旋的余地。仅就经方临床而言,条文群自成其的系统,此刻的灵感来自于条文方证对应的提示,而不是来自理论阐释与逻辑推导深刻理性的表达与呈现方式往往并非复杂的逻辑和繁复的词句,而恰恰在于看似简约的临床原始资料的描述。哲学的任务是描述,不是解释,也不是分析。科学也不应是一种解释,也只一种描述。这是梅洛·庞蒂在他最重要的著作也是法国现象学运动中最出色的论著《知觉现象论》的沉思所在。问题是要回到事情本身,回到这个先于认识、认识又总是谈论的世界。江尔逊先生有言:余深感仲景之书对每一脉证的生动描述,言简意赅,精确真实。只要识证准确,方证相符,确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辨方证是辨证尖端的论断是对《伤寒论》认知方式的最贴近临床现场的高度理解与深刻体会。


(本文实为一篇读书笔记,哲学文句多摘录于相关论著,中医思考为笔者原创,谨供同道者互相启发)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