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寒感冒误治致严重拉肚子一个病例-《伤寒杂病论》21 

 鉴益堂 2018-07-25

风寒感冒只能先采取发汗的办法治疗,如果采用下法或者乱吃东西而吃坏肚子,病症可能产生不止一种的发展。

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原方: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现用:葛根(24克)甘草(炙,6克)黄芩(9克)黄连(9克)。先煮葛根,日2服。

明明是风寒感冒的桂枝汤证,需要用汗法治疗,反而采用了促使大便的方法,风寒感冒最怕在没发汗前采用下法,“利遂不止”,拉肚子不止,这是误下以后(误下可以是吃药,也有可能吃了促下或者不洁的食物,因为药食同源),导致外邪入里,从阳化热,热邪下迫肠道,出现了热性的下利,称为协热利。脉促也属脉搏快(快中有停顿),也是显示了热相,“喘而汗出”,是因为里热也就是大肠热迫肺(肺和大肠相表里),而出现喘,里热逼迫津液外越,而见汗出。“表未解”,感冒没有好,这是可以预见的,因为没有采用正确的治疗,没有采用发汗的方法,但病情变化,已经不适宜再用桂枝汤来发表治疗。葛根在本方中最为重要,可以“解经气之壅遏,清胃腑之燥热,达郁迫而止利,降冲逆而定喘”,即用于发表,同时也止利。值得注意的是,葛根量一定要大才有作用。清代伤寒大家陈修园说,本方使已陷邪的太阳证,“可以乘机而施升发,使内者外之、陷者举之之妙也”。

本条与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类似的地方,都是风寒感冒而误用下法,也都有促脉,表证都未解(桂枝去芍药汤证表证未解虽然没讲,但不讲自明);不同之处桂枝去芍药汤证是胸闷,本证是利不止,喘而汗出。由此可见,风寒感冒误用下法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胸闷是心阳虚所产生的,“利不止”是外邪入里化热而出现的协热利。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