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经到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孩子拼的是什么?如何提升孩子竞争力?

 昵称57843707 2018-07-25
01.jpg

《纽约客》杂志的封面图


图中人工智能变成了社会的主体,而人类的工作都被取代,只能坐在路边乞讨为生,这张图片完全展现了人类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恐惧。

 

这种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在“AphaGo”击败了目前世界排名第一代表目前人类围棋最高水平的中国围棋手柯洁九段之后,似乎蔓延的更快了。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担心:

❓ 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否将会替代很多工作?

❓ 我们的孩子在未来是否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 我们的孩子应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既然不能让时间停滞,那么我们就不能让孩子坐以待毙。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具备无法被取代的价值,才能去迎接一个四处是人工智能的时代!


02.jpg


01

探索和自我主动性


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 365 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政府职员、客服、人事、房地产经纪人、厨师等职业将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都大于70%!


这些职业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量重复性的工作,经由训练即可掌握技能。


03.jpg


AI基于大数据而学习,就连摄影师这样需要一定构图意识的工作,AI也可以模仿摄影师进行图片美的制作。

 

但是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永远有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天生的好奇心。一个小孩子看到一块布,不知道布底下是什么,一定要打开看看;看到一扇门,成年人告诉他不许去,他一定要去看看。人的好奇心可能就是未来人类与AI合作的基础,人去探究,发现的成果让AI去学习。

 

阿法狗下棋很厉害,未来人工智能在每一个领域都比人厉害,但我们也不会害怕,因为它们是听指令的。什么时候我们才会害怕它呢?那就是人工智能觉醒的时候,就像《西部世界》里面的情节。

 

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自我主动型,是帮助他更好的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这也是我们的孩子比未来的人工智能更优异的一处。


02

创意和审美


研究发现演员艺人、化妆师、写手、翻译、理发师等被取代的可能都为30%左右,而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等只有8%的可能被取代。


可以看出越是需要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职业,越难以被取代。


04.jpg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工智能如何完善,对人类而言,创造力、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是无法被模仿、被替代的最后堡垒。

 

说到感受美的能力,并不是说AI不能学艺术,AI甚至也能根据艺术理论的规律去创作,比如上面讲的摄影。但是美这件事情本身,涉及到人的主观体验,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学习的技能,这就是我们的孩子需要“拼”的地方。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去限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去感受美,不要怀疑孩子创造美的能力,往往真正的而美都是在孩童时代出现的。


03

社交能力以及同情心


在大量的数据研究下,让人惊奇的是,记者、保姆、健身教练、律师、牙医、建筑师、公关的被取代率只有1%-8%,最难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是几率低于1%的心理医生、教师和酒店管理者。

 

综合这几个职业,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个共同点,它们都需要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甚至也需要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


05.jpg


AI可能能算出一个最优的策略,但是AI却无法如同人类一样善于表达与交流,AI的世界里没有人情这一说,更不要提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

 

我们要帮助孩子的就是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教会他如何正确的与人沟通与协商,让他学会感情这一门课,这才是未来世界人类不会被取代的内核之一。

 

未来的世界会变成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而我们现在应该培养孩子主动探索精神和赖以立足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都是机器难以模仿的。

 

现在的人工智能知识初具雏形,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将会把孩子的未来变得和如今完全不同。



机器人教育是一个丰富多彩、奥妙无穷、令人神往的世界,机器人教育将引导孩子们进入这个激动人心的前沿领域,同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机器人的创新设计、搭建、组装和编程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面临挑战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增强学生探求科学识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而这些能力,就是我们的孩子“拼得过”人工智能的原因!


06.jpg


机器人教育是一门循序渐进的课程,也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每节课程都有不同的主题内容,内容涉及物理、几何、机械、科学、工程、技术、多媒体、艺术等多门学科知识。

 

瓦力工厂作为机器人教育领域的引路人,致力于用机器人教育影响每一个孩子,让中国教育与全球前沿教育理念接轨,普及创新教育,真正做到“玩中学,做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