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法的源流及发展

 寻道布衣 2022-02-18

      《诗·大雅·丞民》中记载:“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这是关于吐法的最早文献记载。《素问》“其高者,因而越之”之论实为中医吐法理论之渊源,同时指出酸味和咸味药物具有涌泄作用。《神农本草经》载有瓜蒂、藜芦、常山等催吐药。后汉张仲景不仅实际应用瓜蒂散、葱白豆豉汤、桅子厚朴汤治疗腹满而喘、头痛等病证,而且在临床可吐与不可吐之病证鉴别、应用吐法的方法与禁忌等方面,也有所阐发。如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有“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金匮要略·腹满寒病宿食病脉证治篇》记载:“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以及虚者不可与之”。这是中医吐法临床运用之始端。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吐法治疗“伤寒四日候”、“伤寒取吐候”、“伤寒心痞候”诸证。其后,唐代孙思邀《千金要方·伤寒·宜吐》中记载用瓜蒂散、水导散、黎芦丸、酒胆方治疗伤寒、时气、温病,还首次记载了以盐汤探吐的物理取吐法。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用稀涎散取吐法治痰厥中风,扩大了吐法的适用范围;《圣济总录》用常山散截疟;《孙尚方》用三圣散治发狂等等,均进一步扩大了吐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张从正认为:“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今予论吐汗下三法,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凡上行者,皆吐法也”。主张用汗吐下三法治疗诸疾,使吐法临床运用进一步完善。张从正系统地总结了吐法的源流、适应病证、应用方法、救治禁忌等,对吐法的理解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其所著的《儒门事亲·十形三疗门》所载139例验案中,单用吐法者占30%,吐下兼用者占40%,汗吐下兼用者占5%,治疗病证计有宿食、酒积、寒热、痰饮等50种之多,并且多为疑难怪症。同时,张从正还将中医传统吐法的内涵进一步延伸,指出吐法不仅指口中引而吐出者,还包括流涎、嚏气、追泪等,认为凡能使涎液外流、喷嚏及催泪的方法均属吐法范畴。其后,朱震亨进一步总结形成中医“倒仓治法”,创造性地运用补中益气类药服后探吐治疗妊妇转胞、小便不通,独具一格。明代张景岳顺应天地阳升阴降之规律,创立“引气达吐”法,进一步发展了吐法的理论内涵。至清代,程钟龄将吐法概括为“八法”之一,云:“吐者,治上焦也。有痰食痈脓,法当吐之。”在其《医学心悟》中有“论吐法”一节,认为危疑之症常以涌剂治疗,显而易辨的证候更可以放胆使用。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吐法的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展。现代医家认为,凡痰涎、宿食、酒积、瘀血、热毒等有形实邪留滞人体,皆可考虑用吐法。同时,临床上开始尝试利用吐法治疗机体下部疾病,如癃闭、转胞、下利等。吐法适应证从开始的上实证、表实证,发展到三焦不利、气滞血阻之证;吐法用药从开始的涌吐剂、补益剂的引入,到辨证用药;吐法的机制从排出邪毒到生元助气,经历了应用范围从窄到宽、从局限至灵活、从浅至深的历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